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演变第10-16页
    一、我国确立陪审制度的最初尝试第10-11页
    二、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确立第11-12页
    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变迁第12-16页
        (一)建国初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第12-13页
        (二)文革时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衰落第13-14页
        (三)文革结束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复兴与发展第14-16页
第二章 陪审团制度和参审制度的比较第16-22页
    一、陪审团制度与参审制度的不同点第16-20页
        (一)职责和权利方面的不同第16-17页
        (二)陪审人员产生方式的不同第17-19页
        (三)陪审团与参审制发挥的作用不同第19-20页
    二、两大法系陪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0-22页
第三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第22-26页
    一、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第22-23页
    二、有利于体现司法民主第23-24页
    三、有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第24-26页
第四章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26-34页
    一、陪审员的代表性不广泛及成因第26-28页
        (一)高学历的要求,导致缺乏广泛的代表性第26页
        (二)陪审员的选任程序存在不足第26-28页
    二、陪审员偏职业化及成因第28页
    三、陪审员陪审案件范围狭窄及成因第28-29页
    四、陪审功能出现异化及成因第29-30页
    五、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障碍第30-34页
        (一)法院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不重视第30-31页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社会认同度低第31-32页
        (三)陪审员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第32-34页
第五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建议第34-45页
    一、实现陪审员广泛的代表性第34-36页
        (一)降低陪审员的资格标准第34-35页
        (二)完善陪审员的遴选方式第35-36页
    二、完善人民陪审员参审机制第36-40页
        (一)扩大参审范围的途径第37-38页
        (二)赋予当事人程序上的选择权第38-39页
        (三)进一步细化参审机制第39-40页
    三、明确陪审员的职权第40-42页
        (一)探寻陪审员的职责转变第40-41页
        (二)赋予陪审员庭前阅卷的权利第41-42页
    四、完善陪审员的履职保障第42-45页
        (一)完善陪审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第42-44页
        (二)保障工资待遇和建立陪审员的考核制度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个人简历第49-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判中心主义实现路径探究
下一篇: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