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系列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配合物性质的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含氮杂环类有机化合物第10-12页
        1.1.1 杂环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第10-11页
        1.1.2 杂环类有机化合物的发展方向第11页
        1.1.3 含氮杂环有机物第11-12页
    1.2 配位化学第12-18页
        1.2.1 配位化学简介第12-13页
        1.2.2 自旋交叉研究的发展第13-18页
    1.3 本课题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第18-19页
2 系列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第19-29页
    2.1 配体N-甲基-N,N'-二(吡啶-2-甲基)乙二胺(~(Me)LN_4)的合成第19-24页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9-20页
        2.1.2 合成路线第20页
        2.1.3 实验步骤第20-24页
    2.2 配体4-(二(1-吡唑)甲基)吡啶(BPZPY)的合成第24-28页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4-25页
        2.2.2 合成路线第25-26页
        2.2.3 实验步骤第26-28页
    2.3 有机物二(1-吡唑)甲酮(BPZCO)其他衍生物的合成第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系列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优化第29-49页
    3.1 有机物1,3-二(吡唑-2-甲基)咪唑烷(Me'LN_4)的工艺优化第29-33页
        3.1.1 物质的量比(n_(LN4):n_(甲醛))对产率的影响第29-30页
        3.1.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第30页
        3.1.3 反应时间(h)对产率的影响第30-31页
        3.1.4 正交试验第31-32页
        3.1.5 响应面分析第32-33页
    3.2 合成N-甲基-N,N'-二(吡啶-2-甲基)乙二胺(~(Me)LN_4)的工艺优化第33-38页
        3.2.1 物质的量比(n_(Me'LN4):n_(NaNCBH3))对产率的影响第33-34页
        3.2.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第34-35页
        3.2.3 反应时间(h)对产率的影响第35-36页
        3.2.4 正交试验第36-37页
        3.2.5 响应面分析第37-38页
    3.3 合成二(1-吡唑)甲酮(BPZCO)的工艺优化第38-43页
        3.3.1 物质的量比(n_(吡唑):n_(三光气))对产率的影响第38-39页
        3.3.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第39-40页
        3.3.3 反应时间(h)对产率的影响第40-41页
        3.3.4 正交试验第41-42页
        3.3.5 响应面分析第42-43页
    3.4 合成4-(二(1-吡唑)甲基)吡啶(BPZPY)的工艺优化第43-48页
        3.4.1 物质的量比(n_(BPZCO):n_(4-吡啶甲醛))对产率的影响第43-44页
        3.4.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第44-45页
        3.4.3 反应时间(h)对产率的影响第45-46页
        3.4.4 正交试验第46-47页
        3.4.5 响应面分析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基于含氮有机杂环配体配合物的单晶制备及性质检测第49-70页
    4.1 基于含氮有机杂环配体配合物的单晶制备第49页
    4.2 金属中心的选择第49-50页
    4.3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0-51页
    4.4 基于~(Me)LN_4配体配合物的晶体制备第51-55页
        4.4.1 基于~(Me)LN_4配体配合物晶体的制备第51-52页
        4.4.2 基于~(Me)LN_4配体配合物氧化探究第52-55页
    4.5 Fe~(Me)LN_4(NCX)_2 (X=S、Se、NCBH3)系列配合物晶体性质探究第55-69页
        4.5.1 基于~(Me)LN_4配体配合物空间结构分析第55-61页
        4.5.2 基于~(Me)LN_4配体配合物红外分析第61-62页
        4.5.3 基于~(Me)LN_4配体配合物XRD分析第62页
        4.5.4 基于~(Me)LN_4配体配合物热重分析第62-63页
        4.5.5 基于~(Me)LN_4配体配合物磁性分析第63-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5.1 论文结论第70-71页
    5.2 创新第71页
    5.3 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氧化石墨烯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