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农户收入视角下稻作制度选择研究--基于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第15-17页
    1.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 数据来源与简要说明第18页
    1.4 研究数据的使用说明第18-22页
        1.4.1 为什么选择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第19页
        1.4.2 为什么时间起点选择2004年?第19页
        1.4.3 为什么研究区域仅选择长江流域的湘鄂赣皖4省?第19-20页
        1.4.4 2004~2010年前后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性特征简介第20-22页
    1.5 论文技术路线第22-23页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3-25页
        1.6.1 可能的创新第23页
        1.6.2 可能的不足第23-2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第25-49页
    2.1 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的农业种植模式介绍第25-26页
    2.2 文献综述第26-43页
        2.2.1 长江流域双季稻种植的历史演变与意义第26-33页
        2.2.2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因素综述:劳动力禀赋、农机服务与收入第33-38页
        2.2.3 农户家庭收入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关系综述第38-40页
        2.2.4 农户种植结构变化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关系综述第40-41页
        2.2.5 农机服务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综述第41-42页
        2.2.6 简要评述第42-43页
    2.3 相关理论基础第43-49页
        2.3.1 家庭劳动分工理论第43-47页
        2.3.2 劳动节约型技术诱发理论第47-49页
第三章 分析框架、研究假说与关键指标说明第49-65页
    3.1 分析框架概述第49-50页
    3.2 农户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关联性与机理分析第50-53页
    3.3 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机理第53-56页
        3.3.1 家庭非农收入、农机服务与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第53-54页
        3.3.2 家庭非农收入、农机服务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机理第54-56页
    3.4 农机服务对水稻生产的劳动替代程度与收入效应分析第56-59页
    3.5 关键指标的解释说明第59-65页
        3.5.1 农户单双季水稻种植模式的识别第59-60页
        3.5.2 农户及村庄层面关于种植结构变化指标的度量说明第60-61页
        3.5.3 农机服务程度的度量说明第61-63页
        3.5.4 非农收入与非农就业的指标说明第63-65页
第四章 样本数据的统计描述第65-81页
    4.1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现状与演变趋势第65-69页
        4.1.1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静态描述:数量分布、省际差异与特征第65-68页
        4.1.2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现状的动态描述:演变方向第68-69页
    4.2 农户农作物种植组合的统计描述第69-74页
        4.2.1 农户农作物种植组合的静态描述第69-71页
        4.2.2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农作物种植户数及经营面积的动态描述第71-72页
        4.2.3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收入的动态描述第72-74页
    4.3 农户农业生产的成本与收益的统计描述第74-77页
        4.3.1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成本收益比较第74-76页
        4.3.2 不同稻作制度选择变化下的水稻生产成本与收益比较第76-77页
    4.4 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特征统计描述第77-78页
    4.5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农户收入增长与来源构成分析第78-80页
    4.6 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第81-93页
    5.1 农户种植结构中不同稻作组合的收入差异比较第81-85页
    5.2 实证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第85-86页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第86-91页
        5.3.1 实证结果分析第86-87页
        5.3.2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第87-88页
        5.3.3 农户生产决策独立性检验第88-91页
    5.4 小结第91-93页
第六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非农就业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第93-103页
    6.1 农户家庭非农收入的变化统计第93-94页
    6.2 农户家庭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非农就业情况统计第94-97页
    6.3 实证模型的选择与变量说明第97-98页
    6.4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方法选择第98-99页
    6.5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第99-100页
    6.6 实证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第100-102页
    6.7 小结第102-103页
第七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农机服务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第103-111页
    7.1 农机服务程度的统计第103页
    7.2 实证模型构建与说明第103-105页
    7.3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农机服务的要素替代程度分析第105-107页
    7.4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农机服务的收入效应分析第107-108页
    7.5 农机服务对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第108-109页
    7.6 内生性问题的简要说明第109-110页
    7.7 小结第110-111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第111-115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111-112页
    8.2 政策建议第112-113页
    8.3 后期研究展望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市场竞争对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研究
下一篇:代际收入流动性、传递机制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农村的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