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本体检测和自动加热控制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焦炉加热控制系统的发展 | 第10-14页 |
1.2.1 国内外焦炉自动加热系统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外焦炉自动加热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炼焦工艺技术 | 第16-24页 |
2.1 焦炉的发展 | 第16页 |
2.2 焦炉生产工艺概述 | 第16-19页 |
2.3 焦炉工艺流程 | 第19-22页 |
2.3.1 配煤工段 | 第19页 |
2.3.2 炼焦及熄焦工段 | 第19-20页 |
2.3.3 冷凝鼓风工段 | 第20-21页 |
2.3.4 脱硫蒸氨工段 | 第21页 |
2.3.5 洗脱苯工艺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焦炉本体检测系统 | 第24-34页 |
3.1 焦炉本体检测概述 | 第24页 |
3.2 温度参数检测 | 第24-27页 |
3.2.1 热电偶测温 | 第24-25页 |
3.2.2 热电偶安装 | 第25-26页 |
3.2.3 热电阻测温 | 第26-27页 |
3.3 压力检测及变送 | 第27-29页 |
3.3.1 智能压力变送器原理 | 第29页 |
3.4 流量检测及变送 | 第29-30页 |
3.5 地下室CO含量检测 | 第30-32页 |
3.5.1 CO检测原理 | 第30-31页 |
3.5.2 CO检测探头的连接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焦炉自动控制及加热系统设计 | 第34-60页 |
4.1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 第34-38页 |
4.1.1 几种常用的可编程控制器 | 第35-37页 |
4.1.2 基础自动化级通讯 | 第37-38页 |
4.2 新钢5 | 第38-49页 |
4.2.1 硬件和软件环境 | 第39-40页 |
4.2.2 网络架构 | 第40页 |
4.2.3 焦炉监控程序设计 | 第40-49页 |
4.3 焦炉智能自适应加热系统概述 | 第49-52页 |
4.3.1 焦炉智能自适应加热系统简介 | 第49页 |
4.3.2 CIAHS系统特点 | 第49-50页 |
4.3.3 CIAHS系统原理 | 第50-52页 |
4.4 CIAHS实现 | 第52-55页 |
4.4.1 CIAHS软件 | 第52页 |
4.4.2 CIAHS软件功能 | 第52-53页 |
4.4.3 实施方案 | 第53-55页 |
4.5 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4.6 控制参数调整 | 第57-58页 |
4.7 焦炉红外测温管理 | 第5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系统运行效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5.1 系统运行 | 第60-62页 |
5.1.1 自动加热监测 | 第60页 |
5.1.2 焦炉操作监测 | 第60-61页 |
5.1.3 历史趋势分析 | 第61-62页 |
5.1.4 历史报警分析 | 第62页 |
5.2 效果分析 | 第62-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