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微小企业贷款信用评价体系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论文研究的重点与创新 | 第17-19页 |
2 微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 第19-32页 |
·我国微小企业的特点与发展 | 第19-22页 |
·微小企业的概念 | 第19-21页 |
·微小企业的特点 | 第21-22页 |
·微小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 | 第22-24页 |
·我国微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制约因素 | 第24-29页 |
·微小企业融资渠道 | 第24页 |
·微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发展 | 第24-27页 |
·信贷配给与微小企业融资制约 | 第27-29页 |
·互联网对网络微小企业的影响 | 第29-32页 |
·市场范围涉及更广 | 第30页 |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 第30页 |
·增强企业竞争力 | 第30页 |
·经营方式的变化 | 第30-32页 |
3 微小企业贷款信用评价理论分析 | 第32-46页 |
·国内外的做法 | 第32-35页 |
·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性要求 | 第35-38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 第35-37页 |
·贷款五级分类和信用评级 | 第37-38页 |
·我国银行贷款评估授信办法 | 第38-42页 |
·现有网络微小企业贷款信用评价的局限性 | 第42-43页 |
·网络微小企业贷款信用评价体系创新的必要性 | 第43-46页 |
·网络微小企业贷款的特点 | 第43-44页 |
·建立网络微小企业贷款信用评价体系必要性 | 第44-46页 |
4 网络微小企业贷款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6-71页 |
·现有企业贷款信用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 第46-47页 |
·现有信用评价体系对微小企业适用性不强 | 第46页 |
·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 | 第46-47页 |
·网络微小企业信贷客户的选择原则 | 第47-49页 |
·主体评价指标的确立和构建 | 第49-54页 |
·财务指标的选择 | 第50-52页 |
·非财务指标的选择 | 第52-54页 |
·主体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4-57页 |
·构造网络微小企业信用评分模型 | 第57-67页 |
·利用AHP法确定准则层指标权重 | 第58-59页 |
·利用AHP法确定指标层的权重 | 第59-62页 |
·财务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 第62-65页 |
·网络微小企业贷款信用评分标准的确定 | 第65-67页 |
·网络微小企业贷款信用评估的应用 | 第67-71页 |
5 网络微小企业信用评级保障机制 | 第71-76页 |
·建立网络微小企业贷款信用提升机制---联保模式 | 第71-73页 |
·建立网络信用核查企业 | 第73-74页 |
·通过网络封杀惩制违约 | 第74页 |
·改善全社会信用环境 | 第74-76页 |
6 本文结论与启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作者简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