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2-酮基-D-葡萄糖酸的理化性质和用途 | 第9-10页 |
·2-酮基-D-葡萄糖酸的理化性质 | 第9页 |
·2-酮基-D-葡萄糖酸的用途 | 第9-10页 |
·2-酮基-D-葡萄糖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2-酮基-D-葡萄糖酸的生产方法 | 第10页 |
·2-酮基-D-葡萄糖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0-11页 |
·2-酮基-D-葡萄糖酸的生产菌株 | 第11-13页 |
·发酵条件优化方法 | 第13-17页 |
·发酵动力学模型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实施路线 | 第18-22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2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本文的实施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2-酮基-D-葡萄糖酸高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 第22-33页 |
·前言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菌种 | 第23页 |
·培养基 | 第23-24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24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培养条件 | 第25-26页 |
·2-酮基D-葡萄糖酸高产菌株的筛选 | 第26-27页 |
·产2-酮基-D-葡萄糖酸菌株的初筛 | 第26页 |
·产2-酮基-D-葡萄糖酸菌株的复筛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2-酮基-D-葡萄糖酸薄层层析法的确立 | 第27页 |
·产2-酮基-D-葡萄糖酸菌株的筛选 | 第27-30页 |
·产2-酮基-D-葡萄糖酸菌株的增殖培养 | 第28页 |
·产2-酮基-D-葡萄糖酸菌株的纯种分离 | 第28-29页 |
·产2-酮基-D-葡萄糖酸菌株的初筛 | 第29-30页 |
·产2-酮基-D-葡萄糖酸菌株的复筛 | 第30页 |
·产2-酮基-D-葡萄糖酸菌株的鉴定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2-酮基-D-葡萄糖酸高产菌株的培养条件优化 | 第33-49页 |
·前言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菌种 | 第33-34页 |
·培养基 | 第34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34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培养条件 | 第34页 |
·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统计分析软件 | 第3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8页 |
·发酵培养基成分对2-酮基-D-葡萄糖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35-39页 |
·碳源对2-酮基-D-葡萄糖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35-36页 |
·氮源对2-酮基-D-葡萄糖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36-39页 |
·有机氮源对2-酮基-D-葡萄糖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36-38页 |
·无机氮源对2-酮基-D-葡萄糖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38-39页 |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重要因素 | 第39-43页 |
·响应面法优化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条件 | 第43-47页 |
·模型验证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2-酮基-D-葡萄糖酸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 第49-61页 |
·前言 | 第49-50页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菌种 | 第50页 |
·培养基 | 第50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50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培养条件 | 第50-51页 |
·菌体生物量测定 | 第51页 |
·分析方法 | 第51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2-59页 |
·pH对2-酮基-D-葡萄糖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52-53页 |
·溶氧对2-酮基-D-葡萄糖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53-54页 |
·Serratia sp.BK-98发酵生产2-KDG的过程曲线 | 第54-55页 |
·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55-59页 |
·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55-57页 |
·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57-58页 |
·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附录-符号说明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