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安徽省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一、国内外关于城市化效率的研究第13-16页
        二、国内外关于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第16-17页
        三、研究述评第17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第17-18页
        一、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二、结构框架第18页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8-20页
        一、创新之处第18-19页
        二、不足之处第19-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26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第20-22页
        一、城市化第20页
        二、城市化效率第20-21页
        三、经济发展第21页
        四、耦合协调度第21-22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2-26页
        一、城市化理论第22-23页
        二、投入产出和效率理论第23-24页
        三、经济发展理论第24-26页
第三章 安徽省城市化效率评价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分析第26-43页
    第一节 城市化效率评价方法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方法第26-30页
        一、DEA模型第26-27页
        二、Malmquist效率指数第27-28页
        三、信息熵权TOPSIS法第28-30页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0-32页
        一、评价及测度指标选取的原则第30页
        二、评价及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0-32页
        三、数据来源第32页
    第三节 安徽省城市化效率分析第32-37页
        一、城市化效率的静态分析第32-34页
        二、城市化效率的动态分析第34-37页
    第四节 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第37-43页
        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第37-38页
        二、16 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第38-40页
        三、16 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第40-43页
第四章 安徽省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分析第43-61页
    第一节 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第43-44页
        一、城市化效率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43-44页
        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促进了城市化效率的提高第44页
    第二节 耦合协调度测度第44-48页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第44-45页
        二、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第45页
        三、耦合协调度测度结果第45-48页
    第三节 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分析第48-50页
        一、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第48-49页
        二、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变化第49-50页
    第四节 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第50-54页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第51-52页
        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第52-54页
    第五节 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4-61页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第54-55页
        二、描述性统计第55-56页
        三、单位根检验第56页
        四、模型设定第56-58页
        五、实证结果分析第58-6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61-66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1-62页
        一、耦合协调度在不断提升的同时区域差距明显第61页
        二、耦合协调度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第61-62页
        三、各解释变量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都较为显著第62页
    第二节 对策建议第62-66页
        一、加大科学技术支出,不断推动技术进步第62-63页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就业率第63页
        三、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第63页
        四、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第63-64页
        五、努力提升城市化效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第64页
        六、加强城市之间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慈善捐赠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下一篇:产权视角下上市公司债务结构对过度投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