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1.2.1 股票非系统性风险 | 第16-18页 |
1.2.2 对冲基金对于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 | 第18-20页 |
1.2.3 对冲基金交易行为对于股票的影响 | 第20-22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24-25页 |
2. 股票非系统性的风险影响因素及计量模型 | 第25-31页 |
2.1 股票非系统性风险概念的界定 | 第25-26页 |
2.2 股票非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2.2.1 经营性因素 | 第26-27页 |
2.2.3 交易性因素 | 第27-29页 |
2.3 股票非系统性风险的计量模型 | 第29-30页 |
2.3.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29页 |
2.3.2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 第29-30页 |
2.3.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对比 | 第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3. 对冲基金与股票价格波动 | 第31-43页 |
3.1 对冲基金与投资策略 | 第31-35页 |
3.1.1 对冲基金的界定和特征 | 第31-32页 |
3.1.2 对冲基金投资策略 | 第32-35页 |
3.2 对冲基金影响股票波动率的理论分析 | 第35-40页 |
3.2.1 对冲基金风险控制方法 | 第35-37页 |
3.2.2 对冲基金与股票流动性 | 第37-38页 |
3.2.3 对冲基金与股票价格波动 | 第38-40页 |
3.3 我国对冲基金发展情况概述 | 第40-42页 |
3.3.1 我国对冲基金产品形式 | 第40-41页 |
3.3.2 资产规模高速发展 | 第41-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4. 变量解释和数据统计 | 第43-51页 |
4.1 股票样本说明 | 第43-44页 |
4.2 股票非系统性风险代理变量 | 第44-48页 |
4.2.1 异质波动率的获取 | 第44-45页 |
4.2.2 我国股市异质波动率的统计性说明 | 第45-48页 |
4.3 对冲基金持股比例 | 第48-51页 |
4.3.1 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4.3.2 我国对冲基金持股比例数据的统计性说明 | 第49-51页 |
5. 实证分析 | 第51-61页 |
5.1 对冲基金持股对异质波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1-55页 |
5.1.1 回归模型解释 | 第51-52页 |
5.1.2 模型检验与回归结果 | 第52-54页 |
5.1.3 回归结果稳健性检验 | 第54-55页 |
5.2 回归结果解释 | 第55-58页 |
5.2.1 对冲基金具备一定的资产规模 | 第55页 |
5.2.2 对冲基金严格的风险管理 | 第55-56页 |
5.2.3 对冲基金策略复杂 | 第56-57页 |
5.2.4 投资策略非线性相关 | 第57页 |
5.2.5 对冲基金使用程序化交易 | 第57页 |
5.2.6 对冲基金的选股偏好 | 第57-58页 |
5.3 分层实证分析 | 第58-60页 |
5.3.1 实证思路及回归结果 | 第58-59页 |
5.3.2 实证结果解释 | 第59-60页 |
5.4 小结 | 第60-61页 |
6. 结论、建议和研究展望 | 第61-6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6.1.1 对冲基金持股会增加股票非系统性风险 | 第61页 |
6.1.2 对冲基金对不同类型股票所起作用不同 | 第61-62页 |
6.2 主要建议 | 第62页 |
6.2.1 由对冲基金风险放大作用形成的投资机会 | 第62页 |
6.2.2 限制杠杆水平和交易频率可降低股票非系统风险 | 第62页 |
6.3 本文不足和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