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科技保险的财政补贴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0页
0. 绪论第14-24页
    0.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4-15页
    0.2 研究综述第15-19页
        0.2.1 关于科技保险实施效果的研究第15-16页
        0.2.2 关于科技保险参与主体行为类研究第16-18页
        0.2.3 关于科技保险的创新性研究第18页
        0.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第18-19页
    0.3 研究方法第19页
    0.4 研究框架及内容第19-21页
    0.5 创新与不足第21-24页
1. 科技风险及保险概述第24-37页
    1.1 科技风险的内涵第24-29页
        1.1.1 科技风险的含义第24-25页
        1.1.2 科技风险的分类第25-26页
        1.1.3 科技风险的特征第26-28页
        1.1.4 科技风险管理第28-29页
    1.2 科技保险概述第29-37页
        1.2.1 科技保险的概念界定第29-31页
        1.2.2 科技保险的功能第31-32页
        1.2.3 科技保险的运行模式第32-37页
2. 政府补贴科技保险的必要性分析第37-46页
    2.1 科技保险的特征第37-41页
        2.1.1 集成性第37-38页
        2.1.2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第38页
        2.1.3 科技风险的弱可保性第38-41页
    2.2 科技保险的供需平衡、需要政府财政补贴第41-46页
        2.2.1 科技保险供给的外部性与有限供给第42-43页
        2.2.2 科技保险需求的外部性与有效需求不足第43-44页
        2.2.3 财政补贴助推科技保险实现供需平衡第44-46页
3. 中国科技保险财政补贴的模式、政策及运行现状第46-50页
    3.1 政府参与科技保险的模式第46-47页
        3.1.1 政府主办、政府经营模式第46页
        3.1.2 政府主办、商业保险公司代理经营模式第46-47页
        3.1.3 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模式第47页
    3.2 我国科技保险财政补贴现状分析第47-50页
        3.2.1 我国科技保险的财政补贴模式第47-48页
        3.2.2 财政补贴下我国科技保险的发展现状第48-50页
4. 科技保险财政补贴的现状及绩效分析——以武汉市为例第50-66页
    4.1 武汉市科技保险财的政补贴现状第50-55页
        4.1.1 武汉市科技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第51-52页
        4.1.2 武汉市财政补贴下科技保险的运行情况第52页
        4.1.3 武汉市科技保险深度第52-55页
    4.2 武汉市科技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分析第55-66页
        4.2.1 测评方法的选取以及模型的构建第56-58页
        4.2.2 指标的选取第58-60页
        4.2.3 模型求解第60-65页
        4.2.4 实证结果第65-66页
5. 完善科技保险财政补贴的政策建议第66-72页
    5.1 建立多层次、有弹性的财政补贴模式第66-68页
        5.1.1 建立多样化的补贴方式第66页
        5.1.2 在险种上实行差别的补贴标准第66-67页
        5.1.3 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第67-68页
        5.1.4 寻求多方面的补贴费用承担者第68页
    5.2 扩大政策性科技保险的补贴主体范围第68-69页
        5.2.1 对保险公司的激励第68-69页
        5.2.2 对科技企业的激励第69页
    5.3 构建科技保险与其他支持科技创新手段与相结合的机制第69-72页
        5.3.1 科技保险与科技信贷相结合第69-70页
        5.3.2 科技保险引入保险经纪人模式第70-71页
        5.3.3 借鉴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科技保险基金池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80页
后记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投资对保险参与的挤出效应研究--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企业政治关联与跨国并购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