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研究 | 第14-22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4页 |
·气候特征 | 第14-15页 |
·地质特征分析 | 第15页 |
·水文特征研究 | 第15-22页 |
·蒸发量及降雨量分析 | 第15-16页 |
·地下水埋深、水质分析 | 第16-21页 |
·引黄水量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研究区农业节水模式分析 | 第22-29页 |
·研究区工程节水模式分析 | 第22-24页 |
·研究区工程节水模式 | 第22-24页 |
·工程节水效果分析 | 第24页 |
·研究区管理节水模式分析 | 第24-26页 |
·管理节水模式结构分析 | 第25页 |
·管理节水效果分析 | 第25-26页 |
·研究区水价节水模式研究 | 第26-27页 |
·研究区水价节水模式 | 第26-27页 |
·节水效果分析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水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阶梯型水价模型的建立 | 第29-41页 |
·影响农业灌溉水价的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水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模型参数确定 | 第30页 |
·农业水价定价方法研究 | 第30-31页 |
·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模型的建立 | 第31-39页 |
·基础水价模块研究 | 第32-33页 |
·提补水价模块研究 | 第33-36页 |
·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子模型建立 | 第36-38页 |
·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模型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模型核算实证 | 第41-52页 |
·平原县张华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概况 | 第41-44页 |
·地理位置及范围 | 第41-42页 |
·项目区水资源状况及节水模式概况 | 第42-44页 |
·典型区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分析 | 第44-47页 |
·基础水价研究 | 第44-45页 |
·提补水价试算分析 | 第45-46页 |
·典型区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 | 第46-47页 |
·水价模型试计算水价合理性分析及水价模型的反馈调节 | 第47-48页 |
·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模型合理性分析 | 第47-48页 |
·反馈机制对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模型的水价调节 | 第48页 |
·引黄-浅井混灌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分析及核算水价确定 | 第48-49页 |
·补偿激励机制阶梯型水价模型应用后效益分析 | 第49-51页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49-50页 |
·节约用水量分析 | 第50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0-51页 |
·环境效益分析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第52-55页 |
·总结 | 第52-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