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 1 引言 | 第10-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创新不足 | 第16-17页 |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 3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演变历程 | 第21-25页 |
| ·农村社会救助的历史渊源 | 第21-22页 |
| ·建国初期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1949-1956年) | 第22页 |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救济(1957-1977年) | 第22-23页 |
|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1978-2000年) | 第23-24页 |
| ·新世纪后(2001年-至今) | 第24-25页 |
| 4 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 第25-41页 |
| ·肥城市基本概况 | 第25页 |
| ·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概况 | 第25页 |
| ·肥城市灾害救助制度建设 | 第25-27页 |
| ·肥城市农村低保制度建设 | 第27-30页 |
| ·肥城市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设 | 第30-33页 |
| ·肥城市社会救助中心建设 | 第33-34页 |
| ·肥城市其它农村社会救助建设的状况分析 | 第34-41页 |
| 5 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1-45页 |
| ·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足 | 第41页 |
| ·农村社会救助标准不高、范围不够明确 | 第41-42页 |
| ·社会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发挥不充分 | 第42页 |
| ·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42-45页 |
| 6 国内外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经验借鉴 | 第45-47页 |
| ·立足实际,制定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 第45页 |
| ·科学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第45页 |
|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济 | 第45-46页 |
| ·丰富农村社会救助形式 | 第46-47页 |
| 7 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的对策 | 第47-54页 |
| ·立足实际,合理确定救助范围和标准 | 第47-48页 |
|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平台式”综合救助体系 | 第48-49页 |
| ·丰富救助方式方法,实现“助人自助” | 第49-51页 |
| ·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督导考核 | 第51-52页 |
| ·建设农村救助工作从业人员队伍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