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植物寒害发生的机理 | 第14-15页 |
·冻害发生的机理 | 第14页 |
·冷害发生的机理 | 第14-15页 |
·植物生物膜系统在抗寒过程中的作用 | 第15-19页 |
·膜的半透性在植物遭受寒害时的作用 | 第15-16页 |
·膜蛋白、膜蛋白酶与植物的抗寒性 | 第16-17页 |
·膜脂、膜脂酶与植物的抗寒性 | 第17-18页 |
·膜脂和膜蛋白间的动态变化与植物抗寒性 | 第18-19页 |
·可溶性糖在抗寒中的作用 | 第19页 |
·植物激素在抗寒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脱落酸(ABA)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19-20页 |
·赤霉素(GA)、生长素与植物的抗寒性的关系 | 第20页 |
·烯效唑、水杨酸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第20-21页 |
·甜菜碱、壳聚糖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第21-22页 |
·甜菜碱与抗寒性 | 第21-22页 |
·壳聚糖与抗寒性 | 第22页 |
·叶绿素与抗寒性 | 第22-23页 |
·抗寒性指标的选择 | 第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特色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3页 |
·供试材料 | 第25页 |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5-33页 |
·材料准备及诱导剂处理 | 第25页 |
·辣椒幼苗生长情况调查 | 第25-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3-52页 |
·筛选5种抗寒诱导剂的最佳使用浓度 | 第33-46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对株高的影响 | 第33-36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对茎粗的影响 | 第36-40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对干物质重的影响 | 第40-43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对耐低温指数的影响 | 第43-45页 |
·总结 | 第45-46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对低温下的辣椒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6-52页 |
·不同浓度诱导剂对低温胁迫下幼苗POD活性的影响 | 第46页 |
·不同诱导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诱导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幼苗CAT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诱导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幼苗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48页 |
·不同诱导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诱导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诱导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诱导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不同诱导剂对低温胁迫下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2-58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在辣椒受到低温胁迫时产生的作用 | 第52-53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对低温下辣椒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53-54页 |
·温度对辣椒幼苗的影响 | 第53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对低温胁迫时辣椒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53-54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对低温下干物质重和耐低温指数的影响 | 第54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对辣椒在低温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54-57页 |
·对POD、SOD、CAT活性的影响 | 第55页 |
·在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中的作用 | 第55-56页 |
·在MDA、叶绿素a、b含量、根系活力变化中的作用 | 第56-57页 |
·5种抗寒诱导剂在辣椒低温胁迫时的抗寒能力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9-70页 |
承诺书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