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绪论 | 第10-16页 |
| 一、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14页 |
| 三、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第16-23页 |
| 一、吕祖谦生活的时代背景 | 第16-17页 |
| 二、儒家民本思想传统 | 第17-18页 |
| 三、吕祖谦家世学术背景 | 第18-20页 |
| 四、吕祖谦的师友交往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君臣民相须一体的政治思想 | 第23-34页 |
| 一、君臣关系 | 第23-28页 |
| 二、君民关系 | 第28-31页 |
| 三、官民关系 | 第31-34页 |
| 第三章“惜民、惠民、量民力而行”的经济思想 | 第34-40页 |
| 一、税役政策 | 第34-36页 |
| 二、土地政策 | 第36-37页 |
| 三、富恤贫的思想 | 第37页 |
| 四、盐法政策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吕祖谦民本思想的特点 | 第40-44页 |
| 一、“天下事必有对” | 第40页 |
| 二、仁民爱物思想 | 第40-42页 |
| 三、注重践履经世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作者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