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文献综 | 第9-14页 |
·大豆疫病的发生与危害 | 第9-11页 |
·分布与危害 | 第9页 |
·发病症状 | 第9-10页 |
·病害流行规律 | 第10-11页 |
·大豆疫霉病原物形态特征 | 第11-13页 |
·营养器官形态特征 | 第11页 |
·无性繁殖器官形态特征 | 第11-12页 |
·有性生殖器官形态特征 | 第12-13页 |
·大豆疫病的防治 | 第13-14页 |
·严格检疫工作,杜绝种子和病土传病 | 第13页 |
·化学防治 | 第13页 |
·生物防治 | 第13页 |
·综合防治 | 第13-14页 |
2 引言 | 第14-15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不同致病型菌株的形态特征测定 | 第15-16页 |
·孢子囊诱发及大小测定 | 第15页 |
·有性器官的形态观测 | 第15-16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的菌落形态及生长速率比较 | 第16-17页 |
·培养基 | 第16页 |
·大豆疫霉菌菌丝生长速率测定 | 第16-17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的致病性比较 | 第17-18页 |
·供试菌株 | 第17页 |
·寄主品种 | 第17页 |
·接种体制备 | 第17页 |
·大豆植株的培养 | 第17页 |
·接种方法 | 第17-18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对不同品种大豆植株的致病力差异 | 第18-19页 |
·供试菌株 | 第18页 |
·寄主品种 | 第18页 |
·接种体制备 | 第18页 |
·大豆植株的培养 | 第18页 |
·接种方法 | 第18-1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9-34页 |
·不同致病型菌株的形态学特征 | 第19-20页 |
·菌落与菌丝形态 | 第19页 |
·孢子囊大小 | 第19页 |
·藏卵器、卵孢子及雄器大小 | 第19-20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的菌落形态比较 | 第20-22页 |
·大豆疫霉相同致病型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比较 | 第20-21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在LBA和OM培养基上菌落形态比较 | 第21-22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的菌丝生长速率比较 | 第22-27页 |
·大豆疫霉相同致病型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率比较 | 第22-25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在LBA和OM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率比较 | 第25-27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的致病性比较 | 第27-30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对大豆品种合丰35、合丰47的致病力差异 | 第30-34页 |
5 讨论 | 第34-35页 |
6 结论 | 第35-36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菌丝生长速率比较 | 第35页 |
·大豆疫霉不同致病型致病性比较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