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9-13页 |
(一) 国外研究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4页 |
(三)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一) 社会稳定 | 第14-15页 |
(二) 地缘政治 | 第15-16页 |
(三) 屯垦戍边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兵团维护新疆稳定的历程回顾 | 第17-23页 |
一、兵团维护新疆稳定的斗争历程 | 第17-20页 |
(一) 1954-1975年兵团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斗争历程 | 第17-18页 |
(二) 1981-2011年兵团应对分裂势力、维护新疆稳定的斗争历程 | 第18-20页 |
二、兵团维稳斗争的特点和经验总结 | 第20-21页 |
三、反分裂斗争是兵团一项长期的工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影响新疆稳定的因素分析 | 第23-28页 |
一、地缘政治的影响 | 第23-24页 |
二、三股势力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三、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兵团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作用 | 第28-44页 |
一、兵团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中发挥的作用 | 第28-29页 |
二、兵团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体制与维稳作用 | 第29-33页 |
(一) 兵团经济组织形式所发挥的维稳功效研究 | 第29-32页 |
(二) 兵团行政管理模式与维稳作用的发挥 | 第32-33页 |
三、兵团积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 第33-37页 |
(一) 增进民族间的交流 | 第33-35页 |
(二) 使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 | 第35-37页 |
四、兵团有效地应对了突发事件 | 第37-38页 |
五、构建了维稳心理堡垒 | 第38-44页 |
(一) 兵团完善布局形成就近就便的战略态势 | 第38-41页 |
(二) 从兵团的战略地位评析心理堡垒作用 | 第41-44页 |
第四章 新世纪兵团进一步发挥维稳作用 | 第44-51页 |
一、新世纪兵团需要继续发挥维稳作用 | 第44-48页 |
(一) 进一步完善兵团高效快速应变的突击队作用 | 第44-45页 |
(二) 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 第45-48页 |
二、健全兵团参与维稳的相关机制 | 第48-51页 |
(一) 关于健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组织形式问题 | 第48-49页 |
(二) 关于健全兵团参与维稳工作的运行机制问题 | 第49页 |
(三) 增强兵团维稳的震慑力作用,要从实战出发,加强政法和武装力量建设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一、著作类 | 第52-54页 |
二、期刊论文类 | 第54-55页 |
三、报纸文章与网络来源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58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