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 第2章 现代残片类首饰的认识与研究 | 第14-22页 |
| ·传统名窑陶瓷 | 第14-19页 |
| ·定窑 | 第14-15页 |
| ·汝窑 | 第15页 |
| ·官窑 | 第15-16页 |
| ·哥窑 | 第16-17页 |
| ·钧窑 | 第17页 |
| ·建窑 | 第17-18页 |
| ·景德镇窑 | 第18-19页 |
| ·现代首饰类名窑古陶瓷残片 | 第19-20页 |
| ·建盏残片的优势 | 第20-22页 |
| ·资源的丰富性 | 第20页 |
| ·意蕴的表达 | 第20-21页 |
| ·明确的思想传达 | 第21-22页 |
| 第3章 建盏残片的认识与研究 | 第22-36页 |
| ·概述 | 第22-26页 |
| ·建盏的来源 | 第22-23页 |
| ·典型建盏 | 第23-25页 |
| ·建盏残片 | 第25-26页 |
| ·建盏残片审美观念 | 第26-27页 |
| ·尚“意”主“韵” | 第26页 |
| ·“雅正”与“淡雅”融合 | 第26-27页 |
| ·人文思想在建盏残片中的体现 | 第27-36页 |
| ·传统文化思想在建盏中的体现 | 第27-30页 |
| ·“天人合一”与建盏残片 | 第30-36页 |
| 第4章 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中的探索 | 第36-42页 |
| ·现代首饰首饰设计的设计思路 | 第36-37页 |
| ·改变人们对中国设计的“无根”“无源”观念 | 第36页 |
| ·传统文化寻找元素 | 第36-37页 |
| ·首饰元素 | 第37-39页 |
| ·体感 | 第37-38页 |
| ·情感 | 第38页 |
| ·功能 | 第38-39页 |
| ·首饰的文化感知 | 第39-40页 |
| ·“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盏残片首饰中的探索 | 第40-42页 |
| ·取其“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去其糟粕 | 第40-41页 |
| ·残片首饰设计和“天人合一” | 第41-42页 |
| 第5章 建盏残片首饰设计 | 第42-62页 |
| ·建盏残片首饰设计分析 | 第42-46页 |
| ·意义特征 | 第42页 |
| ·形式特征 | 第42-46页 |
| ·设计构思 | 第46-47页 |
| ·设计方案 | 第47页 |
| ·首饰造型与工艺制作 | 第47-59页 |
| ·草图设计 | 第47-49页 |
| ·成品制作 | 第49页 |
| ·实物打样 | 第49-59页 |
| ·成品搭配分析 | 第59-62页 |
| 第6章 建盏残片首饰传承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建盏残片在首饰中是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 第62页 |
| ·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和应用的展望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4页 |
| 附录A | 第74-76页 |
| 附录B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