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虎纹蛙MHCⅠ类、Ⅱ类基因的克隆与多态性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 MHC基因结构与功能第10-11页
   ·MHC Ⅰ类基因的分布与结构第10页
   ·MHC Ⅱ类基因的分布与结构第10-11页
 2 两栖类MHC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第11-13页
   ·两栖类MHC基因研究现状第11-12页
   ·MHC Ⅰ类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第12-13页
   ·MHC Ⅱ类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第13页
 3 MHC多态性维持机制第13-17页
   ·MHC多态性的产生第14页
     ·基因突变第14页
     ·基因重组第14页
   ·MHC基因多态性的维持第14-17页
     ·寄生虫的诱导第15页
     ·性选择第15-16页
     ·跨物种多态性第16-17页
 4 两栖类MHC多态性研究的应用第17-18页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应用第17页
   ·抗病能力分析中应用第17-18页
 5 虎纹蛙研究进展第18-20页
   ·分类地位以及分布第18页
     ·虎纹蛙的分类以及形态特征第18页
     ·虎纹蛙资源现状第18页
   ·虎纹蛙研究进展第18-20页
     ·形态学研究第19页
     ·生理生化研究第19页
     ·分子遗传学研究第19-20页
 6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20-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36页
 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样本的采集第22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2-23页
   ·主要的实验试剂第23页
 2 主要实验方法的步骤第23-26页
   ·基于RNA水平的相关实验第23-25页
     ·RNA的提取以及检测第24页
     ·逆转录第24-25页
   ·基于DNA水平的相关实验第25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5-26页
 3 引物的设计第26-32页
   ·DNA水平上设计引物第26-27页
   ·RNA水平上设计引物第27页
   ·Genomic Walking引物设计第27-28页
   ·虎纹蛙MHC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28-32页
 4 虎纹蛙MHC Ⅰ类exon3的克隆第32-33页
   ·SSCP过程第32-33页
   ·PAGE割胶回收第33页
   ·DNA条带的再次扩增与克隆第33页
 5 虎纹蛙MHC Ⅱ类基因exon2的克隆第33-34页
 6 数据分析第34-36页
   ·等位基因的确定和序列的对比第34页
   ·计算遗传距离多样性指标第34-35页
   ·选择信号检测第35页
   ·重组检测第35-36页
第三章 结果分析第36-48页
 1 虎纹蛙MHC Ⅰ类结果分析第36-43页
   ·从RNA上设计引物得到的结果第36页
   ·通用引物扩增结果第36-37页
   ·Genome walking扩增结果第37页
   ·SSCP结果第37页
   ·序列多态性分析第37-38页
   ·核苷酸序列多态性分析第38页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8-39页
   ·正选择位点的分析第39-41页
   ·跨物种多态性分析第41-43页
   ·重组检测第43页
 2 虎纹蛙MHC Ⅱ类基因结果分析第43-48页
   ·DNA上得到的结果第43页
     ·通用引物扩增结果第43页
     ·Genome walking扩增结果第43页
   ·序列多态性分析第43-44页
   ·核苷酸序列多态性第44-45页
   ·选择信号的检测第45-46页
   ·跨物种多态性分析第46-47页
   ·重组检测第47-48页
第四章 讨论第48-52页
 1 引物设计第48页
 2 基因座位数目第48-49页
 3 正选择第49-50页
 4 跨物种多态性第50-51页
 5 重组现象第51-52页
第五章 小结和展望第52-53页
 1 小结第52页
 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第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5-66页
致谢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网格蛋白调控下胚轴顶钩发育与蓝光诱导的顶钩打开的机理研究
下一篇:水稻质体发育调控基因(OsFLN2)的克隆及初步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