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玉教授治疗胎动不安合并泄泻用药规律的研究
缩略语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中医对胎动不安合并泄泻的研究认识 | 第10-15页 |
·病名的认识 | 第10页 |
·病因的认识 | 第10-12页 |
·外感六淫 | 第11页 |
·情志失常 | 第11页 |
·饮食不节 | 第11-12页 |
·其他因素 | 第12页 |
·病机的认识 | 第12-13页 |
·肾气虚 | 第12页 |
·脾肾阳虚 | 第12-13页 |
·脾胃虚弱 | 第13页 |
·辨证论治的认识 | 第13-15页 |
·胎动不安的辨证论治 | 第14页 |
·泄泻的辨证论治 | 第14-15页 |
2. 现代医学对先兆流产的认识 | 第15-18页 |
·现代医学对于先兆流产病因的认识 | 第15-17页 |
·胚胎因素 | 第16页 |
·母体因素 | 第16-17页 |
·父方因素 | 第17页 |
·生活环境因素 | 第17页 |
·现代医学对于先兆流产治疗的认识 | 第17-18页 |
·一般治疗 | 第17页 |
·药物治疗 | 第17页 |
·手术治疗 | 第17页 |
·其他治疗 | 第17-18页 |
3. 现代医学对泄泻的认识 | 第18-19页 |
·现代医学对泄泻病因的认识 | 第18-19页 |
·分泌性腹泻 | 第18页 |
·渗出性腹泻 | 第18页 |
·渗透性腹泻 | 第18页 |
·吸性紊乱性腹泻 | 第18-19页 |
·肠运动功能紊乱性腹泻 | 第19页 |
·现代医学对泄泻治疗的认识 | 第19页 |
·一般治疗 | 第19页 |
·病因治疗 | 第19页 |
·对症治疗 | 第19页 |
4. 数据挖掘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19-22页 |
·数据挖掘技术概括 | 第19-20页 |
·数据挖掘技术对方剂规律分析的概括 | 第20页 |
·频数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聚类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部分 | 第22-3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3页 |
·诊断及相关标准 | 第22页 |
·处方来源 | 第22页 |
·纳入标准 | 第22页 |
·排除标准 | 第22页 |
·选择结果 | 第22页 |
·调查内容 | 第22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资料整理 | 第23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3页 |
2. 研究结果 | 第23-33页 |
·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 第23-26页 |
·药类频数统计结果 | 第26-28页 |
·药性频数统计结果 | 第28-31页 |
·四气频数统计结果 | 第28-29页 |
·五味频数统计结果 | 第29-30页 |
·归经频数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药物聚类分析统计结果 | 第31-33页 |
讨论 | 第33-43页 |
1. 药物频数分析 | 第33-38页 |
·核心药物分析 | 第33-36页 |
·主要配伍药物分析 | 第36-37页 |
·次要配伍药物分析 | 第37-38页 |
2. 药类频数分析 | 第38-40页 |
3. 药性频数分析 | 第40-41页 |
·四气频数分析 | 第40页 |
·五味频数分析 | 第40页 |
·归经频数分析 | 第40-41页 |
4. 药物聚类分析 | 第41-43页 |
·药物聚类药对分析 | 第41-42页 |
·药物聚类组合分析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典型病例处方分析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