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7-36页 |
实验研究一 健脾补肺化痰方对幼龄哮喘大鼠肺指数及肺形态的影响 | 第17-27页 |
1材料 | 第17-18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7页 |
·饲养环境 | 第17页 |
·实验药物 | 第17页 |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7-18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1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造模方法 | 第18页 |
·给药剂量及方法 | 第18-19页 |
3 取材、组织固定方法 | 第19页 |
4 观察指标 | 第19-20页 |
·一般情况观察 | 第19页 |
·肺指数测定 | 第19页 |
·肺组织形态大体观察 | 第19页 |
·肺组织形态光镜标本制作与观察 | 第19-20页 |
5 统计方法 | 第20页 |
6 结果分析 | 第20-27页 |
·一般情况观察 | 第20-21页 |
·肺组织形态肉眼观察 | 第21页 |
·肺组织病理形态光镜下观察 | 第21-23页 |
·各组大鼠体重、肺重及肺指数的比较 | 第23-27页 |
实验研究二 免疫印迹法检测ERK1、PERK1、Ras蛋白的表达 | 第27-36页 |
1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各种试剂制备 | 第27页 |
·具体步骤 | 第27-29页 |
2 统计方法 | 第2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9-36页 |
·各组大鼠肺组织中ERK_1、PERK_1、Ras蛋白的表达 | 第29-34页 |
·电泳图片 | 第34-3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6-62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诊断标准 | 第36-37页 |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期 | 第37页 |
·疗效评定 | 第37页 |
·研究病例标准 | 第37-38页 |
2 临床研究 | 第38-46页 |
·病例来源 | 第38页 |
·入选病例 | 第38页 |
·治疗方法及疗程 | 第38-39页 |
·一般情况分析 | 第39-41页 |
·主要观察结果 | 第41-46页 |
讨论 | 第46-62页 |
1 文献研究 | 第46-48页 |
·病名溯源 | 第46页 |
·病因病机 | 第46-47页 |
·辨证论治 | 第47-48页 |
2 现代研究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第48-53页 |
·病因病机 | 第49-50页 |
·发病机理 | 第50-52页 |
·Ras、ERK、PERK与哮喘的关系 | 第52-53页 |
3 健脾补肺化痰方的立法依据 | 第53-54页 |
4 组方配伍分析 | 第54-60页 |
5 观察指标分析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附表 | 第71-72页 |
综述 | 第72-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