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物质的导热机理 | 第10-11页 |
·空间微尺度效应 | 第11-12页 |
·时间微尺度效应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实验研究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微尺度热传输的双曲两步模型 | 第17-27页 |
·引言 | 第17页 |
·飞秒激光作用下的场控制方程 | 第17-21页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17-19页 |
·玻耳兹曼输运方程 | 第19-20页 |
·微尺度热传输的场控制方程 | 第20-21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21页 |
·纳米薄膜热传输行为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21-26页 |
·半隐式差分格式 | 第22-24页 |
·三对角阵算法 | 第24页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24-25页 |
·程序计算流程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薄膜热传输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27-37页 |
·引言 | 第27页 |
·参数选取 | 第27-28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单层金属薄膜 | 第28-30页 |
·三层金属薄膜 | 第30-31页 |
·金属/电介质多层薄膜 | 第31-32页 |
·两束相干激光入射时薄膜的热响应 | 第32-36页 |
·相干光入射的场控制方程 | 第33页 |
·两束相干光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微尺度热传输特性对金属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影响 | 第37-43页 |
·引言 | 第37页 |
·ITF 的结构及其对金属非线性特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ITF 的结构 | 第37-38页 |
·Drude 模型 | 第38-39页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