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 ·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与分类 | 第7-8页 |
| ·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过程 | 第7-8页 |
| ·矿山废水的分类 | 第8页 |
| ·酸性矿山废水治理方法概述 | 第8-17页 |
| ·AMD源头控制技术 | 第8-10页 |
| ·AMD末端处理技术 | 第10-1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7-19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碳酸盐岩煅烧改性处理AMD的可行性研究 | 第19-27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9-20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 ·测试方法 | 第2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5页 |
| ·改性温度选择 | 第20-22页 |
| ·碳酸盐岩投加量的确定 | 第22页 |
| ·改性碳酸盐岩处理AMD原水的验证实验 | 第22-23页 |
| ·碳酸盐岩煅烧前后的物相分析 | 第23-25页 |
| ·不同粒径碳酸盐岩煅烧后烧失量变化 | 第25页 |
| ·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原岩/煅烧碳酸盐岩构建连续产碱反应器效果对比及工艺试验 | 第27-43页 |
| ·装置的构建与启动 | 第27-29页 |
| ·污泥驯化 | 第27-29页 |
| ·连续产碱反应器构建及启动 | 第29页 |
|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 ·进水COD/ SO_4~(2-)对反应器的影响 | 第30页 |
| ·水利停留时间对反应器的影响 | 第30页 |
| ·进水pH对反应器的影响 | 第30页 |
|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30-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1页 |
| ·不同进水COD/ SO_4~(2-)下反应器出水变化 | 第31-35页 |
| ·不同停留时间反应器出水变化 | 第35-39页 |
| ·不同进水pH下反应器出水变化 | 第39-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AMD成套处理技术的构建及稳定性研究 | 第43-54页 |
|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 ·处理构筑物流程 | 第43-44页 |
|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 ·进出水pH与碱度变化 | 第44-46页 |
| ·进出水硫酸根浓度变化 | 第46-47页 |
| ·进出水铁浓度变化 | 第47-48页 |
| ·进出水锰、铜、镉、镍浓度变化 | 第48-50页 |
| ·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 | 第50-51页 |
| ·AMD野外成套处理技术构建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地球化学模拟及金属离子去除机理探讨 | 第54-58页 |
| ·Fe去除机理分析 | 第54-55页 |
| ·Mn去除机理分析 | 第55-56页 |
| ·Cu、Cd、Ni去除机理分析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建议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附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