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名物之动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第1章《诗经》中动物形象生成背景与量化统计 | 第13-33页 |
·《诗经》中动物形象生成背景 | 第13-15页 |
·《诗经》动物形象的量化统计 | 第15-33页 |
第2章《诗经》动物形象文化溯源 | 第33-65页 |
·以“少昊鸟图腾”为中心的图腾文化 | 第35-42页 |
·时维鹰扬 | 第36-38页 |
·五鸠备见 | 第38-40页 |
·玄鸟生商 | 第40-41页 |
·黄鸟喈喈 | 第41-42页 |
·以“凤”为中心的图腾文化 | 第42-50页 |
·鸿雉于飞 | 第44-45页 |
·鸟飞鱼跃 | 第45-49页 |
·凿龟数策 | 第49-50页 |
·以“麟”为中心的图腾文化 | 第50-55页 |
·鹿鸣以和 | 第51-52页 |
·俯首为牛 | 第52-53页 |
·骥称其德 | 第53-55页 |
·以“龙”为中心的图腾文化 | 第55-62页 |
·素丝羔羊 | 第57-59页 |
·一狐之腋 | 第59-60页 |
·阚如虓虎 | 第60-62页 |
·巫文化的遗留 | 第62-65页 |
第3章 时代精神的刻画与审美特征的展现 | 第65-86页 |
·动物的运用与先民精神刻画 | 第65-73页 |
·衮衣龙旂,锦衣狐裘——崇礼精神 | 第65-67页 |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尚武精神 | 第67-69页 |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农本精神 | 第69-71页 |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反抗精神 | 第71-73页 |
·动物的运用与《诗经》审美特征 | 第73-86页 |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质朴美 | 第73-75页 |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灵动美 | 第75-77页 |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含蓄美 | 第77-80页 |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艺术美 | 第80-86页 |
结语 | 第86-87页 |
参考 文献 | 第87-92页 |
附录 | 第92-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