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概述 | 第12页 |
·PRRSV的病原学特点 | 第12页 |
·PRRSV的基因组结构 | 第12-13页 |
·PRRSV主要蛋白质 | 第13-17页 |
·结构蛋白 | 第13-14页 |
·主要的非结构蛋白 | 第14-16页 |
·PRRSV基因组的变异 | 第16-17页 |
·Nsp10 蛋白锌结合结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PRRSV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18-19页 |
·PRRSV疫苗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高通量筛选技术的研究 | 第20-22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3. PRRSV NSP10 DNA结合与解旋活性的研究 | 第23-45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6页 |
·质粒、菌株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引物设计 | 第23-24页 |
·荧光底物 | 第24页 |
·主要培养基及相关溶液 | 第24-25页 |
·缓冲液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5页 |
·目的基因的获得 | 第26页 |
·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26-29页 |
·重组菌的表达与鉴定 | 第29-32页 |
·Nsp10 蛋白非特异性ssDNA及dsDNA结合活性的检测 | 第32页 |
·Nsp10 蛋白的解旋活性测定 | 第32-33页 |
·Nsp10 蛋白锌指结构域突变体的活性研究 | 第33-3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重组表达质粒pET-28a SUMO-nsp10 构建及酶切鉴定 | 第35页 |
·Nsp10 蛋白原核表达以及纯化 | 第35-36页 |
·Nsp10 蛋白解旋底物研究 | 第36-38页 |
·Nsp10 蛋白非特异性核酸结合活性研究 | 第38-39页 |
·Nsp10 蛋白锌结合结构域关键活性位点研究 | 第39-42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4. 抗PRRSV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 | 第45-61页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毒株与细胞 | 第45页 |
·主要药品和相关试剂 | 第45页 |
·主要培养基及其试剂配制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50页 |
·细胞传代培养 | 第45-46页 |
·PRRSV病毒的增殖及滴度的测定 | 第46-47页 |
·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初筛 | 第48页 |
·复筛 | 第48-49页 |
·剂量效应关系试验 | 第49页 |
·Western blot分析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 | 第49页 |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接板细胞密度的确定 | 第50-51页 |
·PRRSV细胞感染剂量及时间的确定 | 第51-52页 |
·DMSO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52页 |
·化合物库的初步筛选 | 第52-53页 |
·化合物的复筛实验 | 第53-55页 |
·Western blot实验 | 第55-56页 |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 | 第56-58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8-61页 |
·讨论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