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3页 |
| 前言 | 第13-15页 |
| 第一部分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脊柱-骨盆-下肢矢状面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 第15-25页 |
| 1 前言 | 第15-16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 ·入选样本 | 第16页 |
| ·摄片方法 | 第16页 |
| ·测量参数 | 第16-19页 |
| ·数据分析 | 第19页 |
| 3 结果 | 第19-21页 |
| ·KOA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间的矢状面形态差异 | 第19-20页 |
| ·KOA组各个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20-21页 |
| 4 讨论 | 第21-24页 |
| ·KOA患者脊柱-骨盆-下肢矢状面的形态改变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KOA患者脊柱-骨盆-下肢矢状面的形态改变 | 第22-23页 |
| ·KOA患者矢状面的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 第23-24页 |
| 5 结论 | 第24-25页 |
| 第二部分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脊柱-骨盆-下肢矢状面形态变化与腰痛关系的初步研究 | 第25-39页 |
| 1 前言 | 第25-26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 ·入选样本 | 第26页 |
| ·摄片方法 | 第26-28页 |
| ·测量参数 | 第28-30页 |
|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 3 结果 | 第30-35页 |
| ·KOA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间的矢状面形态差异 | 第30-33页 |
| ·原发性KOA患者有无腰痛在躯体平衡中的分布 | 第33页 |
| ·伴和不伴腰痛KOA患者组间的矢状面形态差异 | 第33-34页 |
| ·KOA组各个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34-35页 |
| 4 讨论 | 第35-38页 |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慢性腰痛之间的关系 | 第35-36页 |
| ·髋部和腰椎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屈曲的代偿作用 | 第36-37页 |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出现腰痛的可能机制 | 第37-38页 |
| 5 结论 | 第38-39页 |
| 第三部分 Crowe IV型DDH患者脊柱-骨盆-下肢矢状面平衡状态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 第39-49页 |
| 1 前言 | 第39-40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 ·入选样本 | 第40页 |
| ·摄片方法 | 第40页 |
| ·测量参数 | 第40-43页 |
| ·数据分析 | 第43页 |
| 3 结果 | 第43-45页 |
| ·各组间各个参数的可信度比较 | 第43-44页 |
| ·DDH、HOA及正常对照组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差异 | 第44-45页 |
| 4 讨论 | 第45-48页 |
| ·DDH患者的骨盆矢状面解剖形态异常 | 第45-46页 |
| ·DDH患者骨盆旋转状态及其对脊柱、下肢矢状面形态的影响 | 第46-47页 |
| ·DDH患者骨盆旋转THA的影响 | 第47-48页 |
| 5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综述 关节疾病患者脊柱-骨盆-下肢矢状面形态的研究进展 | 第55-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附录 1:VAS评分 | 第65-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