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不间断电源概述和发展 | 第9-10页 |
| ·不间断电源的种类 | 第10-13页 |
| ·后备式不间断电源 | 第10页 |
| ·在线互动式不间断电源 | 第10-11页 |
|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 第11-12页 |
| ·双逆变电压补偿在线式 | 第12-13页 |
| ·不间断电源系统简介 | 第13-17页 |
| ·I/P EMI 模块&O/P EMI 模块 | 第14页 |
| ·PFC 模块 | 第14-15页 |
| ·INV 模块 | 第15页 |
| ·Control 模块 | 第15-16页 |
| ·硬件模组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三相四线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 第18-39页 |
| ·高功率因素整流器概述 | 第18-20页 |
| ·电网的谐波污染及危害 | 第18-19页 |
| ·PF(功率因数)和 THD(总谐波量)的定义 | 第19-20页 |
| ·整流器拓扑结构及电路参数 | 第20-23页 |
| ·三相单开关整流器电路 | 第20-21页 |
| ·三电平整流器电路 | 第21页 |
| ·三相六开关整流器电路 | 第21-22页 |
| ·三相四线整流器电路 | 第22页 |
| ·其他电路 | 第22-23页 |
| ·三相整流器的基本控制方法 | 第23-26页 |
| ·滞环比较控制 | 第23-24页 |
| ·直接电流控制 | 第24页 |
| ·无静差的控制 | 第24-26页 |
| ·三相四线 PWM 整流器的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 第26-31页 |
| ·三相四线 PWM 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 ·三相四线 PWM 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27-31页 |
| ·三相四线 PWM 整流器的控制原理 | 第31-34页 |
| ·输入电流的零静差控制 | 第31-32页 |
| ·输出串联电容的均压控制 | 第32-33页 |
| ·d-q-o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 dqo 解耦控制 | 第33-34页 |
| ·系统控制器设计 | 第34-38页 |
| ·电流内环控制器设计 | 第34-37页 |
| ·整流器控制器实验验证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三相逆变器控制研究 | 第39-59页 |
| ·几种常见的三相逆变器拓扑机构及逆变器主要控制策略比较 | 第39-41页 |
| ·逆变器各种数字控制策略分析比较 | 第41-45页 |
| ·PI 控制 | 第41-42页 |
| ·重复控制 | 第42页 |
| ·无差拍控制 | 第42-43页 |
| ·状态反馈控制方法 | 第43-44页 |
| ·滑模控制方法 | 第44页 |
| ·智能控制 | 第44-45页 |
| ·三相半桥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45-46页 |
| ·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 第46-57页 |
| ·重复控制 | 第47-52页 |
| ·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 第52-55页 |
| ·逆变器控制器实验验证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前后级变换器协同控制 | 第59-71页 |
| ·PFC 电压环控制器设计分析以及后级逆变器对其影响 | 第59-63页 |
| ·PFC 电压环控制器设计分析 | 第59-62页 |
| ·后级逆变器对 PFC 整流器影响 | 第62-63页 |
| ·前后级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第63-69页 |
| ·PFC 整流器电压环变参数控制 | 第63-69页 |
| ·输出功率前馈控制策略 | 第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总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本文总结 | 第71页 |
| ·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承担的科研课题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