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安德鲁·怀斯的时代背景 | 第10-15页 |
第一节 20 世纪 30 年代的艺术背景 | 第10-13页 |
第二节 30 年代美国乡土写实主义绘画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安德鲁·怀斯作品中“忧郁风格”的形成 | 第15-20页 |
第一节 两次大战、父亲的去世萌发了“忧郁风格”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田园般的生活促使“忧郁风格”的最终形成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安德鲁·怀斯作品中“忧郁风格”的语言表现 | 第20-37页 |
第一节 “忧郁风格”的艺术特点 | 第20-32页 |
1. 抽象的写实主义 | 第20-22页 |
2. 生与死的象征意义 | 第22-29页 |
3. 题材与风格的完美结合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忧郁风格”的诠释 | 第32-37页 |
1、 不拘一格的构图形式 | 第32-34页 |
2、 忧郁伤感的画面氛围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安德鲁·怀斯的绘画价值 | 第37-42页 |
第一节 安德鲁·怀斯在美国艺术史上的地位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安德鲁·怀斯写实画风对中国写实绘画发展的启示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作品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件 | 第4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