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火电厂烟气脱硫现状 | 第14-18页 |
| ·国内烟气脱硫现状 | 第14页 |
| ·国外烟气脱硫现状 | 第14-16页 |
| ·增湿活化脱硫技术现状 | 第16-18页 |
| ·CFB 锅炉炉内脱硫存在问题及提高烟气脱硫效率措施 | 第18-20页 |
| ·CFB 锅炉炉内脱硫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提高 CFB 锅炉烟气脱硫效率的措施 | 第19-20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燃煤电厂脱硫技术 | 第21-30页 |
| ·燃烧前脱硫技术 | 第21页 |
| ·燃烧中脱硫技术 | 第21-22页 |
| ·燃烧后脱硫技术 | 第22-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300MWCFB 锅炉炉内喷钙脱硫效果研究 | 第30-47页 |
| ·300MWCFB 锅炉结构概况 | 第30-32页 |
| ·300MWCFB 锅炉炉内脱硫机理 | 第32-33页 |
| ·300MWCFB 锅炉炉内脱硫效率主要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 第33-39页 |
| ·石灰石粒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34页 |
| ·Ca/S 摩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床温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流化风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循环倍率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煤种含硫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00MWCFB 锅炉实际炉内脱硫效果试验研究分析 | 第39-43页 |
| ·入炉煤煤质 | 第39-40页 |
| ·石灰石参数 | 第40-41页 |
| ·炉内脱硫系统 | 第41-42页 |
| ·脱硫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 ·300MWCFB 锅炉脱硫系统改造效果试验研究分析 | 第43-45页 |
| ·改造原因 | 第43-44页 |
| ·改造措施 | 第44页 |
| ·脱硫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300MWCFB 锅炉尾部烟道增湿活化数值模拟 | 第47-60页 |
| ·数学模型 | 第47-48页 |
| ·烟气流动的湍流模型 | 第48-49页 |
| ·尾部烟道的数值建模 | 第49-52页 |
| ·主要参数 | 第50页 |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50-51页 |
| ·模型网格划分 | 第51-52页 |
| ·尾部烟道的数值模拟 | 第52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2-59页 |
| ·单相流(液)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 ·气液两相流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300MWCFB 锅炉尾部烟道烟气喷雾增湿量试验研究 | 第60-67页 |
| ·增湿活化脱硫技术概况 | 第60页 |
| ·300MWCFB 锅炉尾部烟气喷水增湿脱硫试验研究分析 | 第60-66页 |
| ·300MWCFB 锅炉尾部烟气喷水增湿脱硫机理 | 第60-63页 |
| ·300MWCFB 锅炉尾部烟道烟气喷水增湿量计算 | 第63-64页 |
| ·300MWCFB 锅炉尾部烟道喷水试验分析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 ·总结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