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油田五星庄油区延安组、长8油层组储量计算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岩性油气藏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储量计算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二章 油田地质概况 | 第10-25页 |
·区域地质简况 | 第10页 |
·地层与小层划分 | 第10-12页 |
·构造特征 | 第12页 |
·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 第12-16页 |
·沉积特征 | 第12-13页 |
·沉积微相划分及相带平面展布 | 第13-16页 |
·砂体形态及平面分布 | 第16页 |
·储集层性质 | 第16-21页 |
·岩性特征 | 第16-18页 |
·储层孔隙类型 | 第18-20页 |
·物性特征 | 第20页 |
·油藏埋深及储层厚度 | 第20页 |
·储层非均质性 | 第20-21页 |
·渗流特征 | 第21-23页 |
·敏感性特征 | 第21-22页 |
·润湿性特征 | 第22页 |
·相渗与水驱油特征 | 第22-23页 |
·地面原油性质 | 第23页 |
·油藏特征 | 第23-25页 |
·压力与温度系统 | 第23页 |
·油藏类型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地质储量的计算方法与有效储层确定 | 第25-32页 |
·储量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有效储层的下限标准与确定方法 | 第26-32页 |
·测井曲线的选择及岩心分析资料的评价 | 第26页 |
·有效孔隙度解释方法 | 第26-27页 |
·含油饱和度解释方法 | 第27-28页 |
·有效储层下限标准 | 第28-32页 |
第四章 地质储量计算参数的求取 | 第32-38页 |
·含油面积 | 第32-33页 |
·有效厚度 | 第33页 |
·有效孔隙度 | 第33-34页 |
·原始含油饱和度 | 第34-37页 |
·地面原油密度 | 第37页 |
·原始原油体积系数和气油比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地质储量与储量评价 | 第38-43页 |
·地质储量 | 第38-40页 |
·储量评价 | 第40-43页 |
·技术可采储量 | 第40-41页 |
·经济可采储量 | 第41页 |
·储量综合评价 | 第41-43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