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1 植物的抗逆境分子机制研究 | 第13-16页 |
| ·植物逆境生理 | 第13-15页 |
| ·植物盐胁迫生理 | 第13-15页 |
| ·产生渗透胁迫 | 第14页 |
| ·产生离子胁迫 | 第14页 |
| ·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4-15页 |
| ·植物适应盐胁迫的对策 | 第15-16页 |
| ·盐胁迫环境下植物的活性氧代谢 | 第15-16页 |
| ·离子、代谢物的积累与渗透调节 | 第16页 |
| 2 钙离子信号及检测 | 第16-21页 |
| ·钙离子信号 | 第16-19页 |
| ·膜对不同Ca~(2+)浓度的分隔影响了可调控的钙信号转导 | 第17-18页 |
| ·Ca~(2+)在胞质中的缓慢扩散 | 第18页 |
| ·【Ca~(2+)】i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可能涉及的钙动态 | 第18-19页 |
| ·胞质中的钙离子响应盐胁迫信号 | 第19页 |
| ·钙离子信号检测 | 第19-21页 |
| ·利用水母发光蛋白检测钙信号 | 第19-20页 |
| ·水母发光蛋白的结构及检测钙信号原理 | 第19页 |
| ·水母发光蛋白检测钙信号的优点与不足 | 第19-20页 |
| ·重组cameleon | 第20-21页 |
| ·cameleon的结构及测钙原理 | 第20页 |
| ·cameleon在钙信号测定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1页 |
| 4 拟南芥盐胁迫不敏感突变体筛选 | 第21-27页 |
| ·拟南芥盐胁迫不敏感突变体第一轮筛选 | 第21-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植物材料 | 第21-22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 ·突变体生长条件 | 第22页 |
| ·突变体筛选方法 | 第22-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页 |
| ·拟南芥盐胁迫不敏感突变体第二轮验证 | 第23-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 ·植物材料 | 第23-24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 ·突变体生长条件 | 第24页 |
| ·突变体验证方法 | 第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 ·突变体遗传稳定性分析 | 第26-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页 |
| 5 sim2突变体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 第27-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 ·载体信息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8页 |
| ·用Adapter Ligation法定位T-DNA插入位点 | 第28-30页 |
| ·CTAB法提取DNA | 第28-29页 |
| ·Adapter Ligation定位基因 | 第29-30页 |
| ·植物总RNA提取 | 第30-31页 |
| ·AQ和sim2突变体cDNA制备 | 第31页 |
| ·半定量分析 | 第31页 |
| ·目的基因载体构建 | 第31-35页 |
| ·克隆反应 | 第31-33页 |
| ·菌液PCR挑阳性克隆 | 第33-35页 |
| ·LR反应表达载体重组 | 第35页 |
| ·花浸法侵染拟南芥 | 第35-36页 |
| ·Genotyping方法鉴定转基因植株纯杂合基因型 | 第36-37页 |
| ·GUS染色 | 第37-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 ·sim2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鉴定分析 | 第38页 |
| ·sim2基因在突变体中的表达情况 | 第38-39页 |
| ·Sim2基因转基因鉴定 | 第39-41页 |
| ·sim2基因克隆鉴定 | 第39-40页 |
| ·转基因植株纯杂合鉴定 | 第40-41页 |
| ·Sim2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第41-42页 |
| 6 sim2突变体生理表型初步分析 | 第42-45页 |
| ·植物材料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 ·实验结果 | 第42-45页 |
| 7 讨论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试验用材料、试剂及生产厂家 | 第51-52页 |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52-53页 |
| 附录 | 第53-57页 |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