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技术方法论文

自由表面流—水平潜流复合人工湿地磷去除动力学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6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8-19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9-32页
     ·基质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影响因素第20-21页
     ·人工湿地中磷的输入途径研究第21-22页
     ·人工湿地中磷的转化过程研究第22页
     ·人工湿地磷去除影响因素研究第22-29页
     ·人工湿地污染物动力学模型研究第29-32页
   ·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和创新点第32-36页
     ·研究内容第32-33页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第33-34页
     ·创新点第34-3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6-55页
   ·人工湿地构建及运行第36-38页
   ·研究方法第38-55页
     ·不同形态磷的提取及测定第38-40页
     ·基质对磷的吸附/解吸过程模拟实验第40-42页
     ·基质孔隙度测定第42-43页
     ·水力学条件模拟及示踪实验设计第43-49页
     ·进水浓度实验设计第49-51页
     ·磷去除模型的描述和校正第51-55页
第三章 人工湿地基质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吸附/解吸特性第55-74页
   ·人工湿地基质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影响因素第55-61页
     ·人工湿地基质中磷的存在形态第55-58页
     ·粒径和有机质对基质中磷形态分布的影响第58-61页
   ·人工湿地基质孔隙度对除磷效果及渗透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不同孔隙度下 TP 去除效果第61-62页
     ·不同时间基质孔隙度及渗透系数的变化第62-63页
   ·人工湿地基质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第63-67页
     ·人工湿地基质对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第63-65页
     ·人工湿地基质对磷的吸附/解吸参数第65-67页
   ·讨论第67-73页
   ·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人工湿地水力学参数估算第74-87页
   ·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及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第74-78页
     ·水力停留时间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第74-76页
     ·不同植被类型下水力停留时间分布特征第76-78页
   ·人工湿地水力负荷及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第78-80页
     ·水力负荷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第78-79页
     ·不同植被类型下水力负荷变化第79-80页
   ·进水口设计方式及植被类型对水力学参数的影响第80-82页
   ·讨论第82-86页
   ·小结第86-87页
第五章 人工湿地污染物降解参数的估算第87-94页
   ·进水浓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第87-89页
   ·人工湿地污染物背景浓度及降解速率常数的估算第89-90页
     ·污染物背景浓度第89-90页
     ·污染物降解速率常数第90页
   ·进水浓度对背景浓度和降解速率常数的影响第90-91页
   ·讨论第91-93页
   ·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人工湿地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及温度降解系数的估算第94-100页
   ·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第94-95页
   ·温度降解系数的估算第95-97页
   ·温度对污染物降解参数 C~*和 k的影响第97-98页
   ·讨论第98-99页
   ·小结第99-100页
第七章 人工湿地磷去除动力学过程模型构建第100-115页
   ·人工湿地物质输移变化第100-106页
     ·人工湿地水位变化第100-102页
     ·人工湿地地上生物量变化第102-105页
     ·人工湿地悬浮颗粒物变化第105-106页
   ·人工湿地磷去除模型及除磷效果分析第106-111页
   ·敏感性分析第111-113页
   ·模型的验证和不足第113页
   ·小结第113-115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15-118页
   ·结论第115-116页
   ·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8页
附录第138-142页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波处理改善木材浸注性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岩石中不等长多裂纹起裂及扩展规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