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 | 第16页 |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我国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现状 | 第17-28页 |
·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 第17-20页 |
·社会契约论 | 第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人民主权理论 | 第18-20页 |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 | 第20-26页 |
·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总体水平较低 | 第20-25页 |
·地方政府公信力呈现东强西弱现象 | 第25页 |
·地方政府公信力危化现象明显 | 第25-26页 |
·公信力缺失的后果 | 第26-28页 |
·影响政府的稳定与发展 | 第26页 |
·动摇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 | 第26-27页 |
·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 第27-28页 |
3 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原因分析 | 第28-34页 |
·地方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滞后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 第28-29页 |
·制度不健全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速度 | 第29-30页 |
·腐败行为危害群众利益,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 | 第30-31页 |
·网络社会放大了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反应,对地方政府公信力有较大的负面作用 | 第31-34页 |
·网络对公信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规范缺位的网络社会结构 | 第33-34页 |
4 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 第34-44页 |
·进一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 第34页 |
·完善制度,严防监管缺失与利益不良驱动 | 第34-36页 |
·健全法规,严格依法行政 | 第36页 |
·政务公开 | 第36-38页 |
·加强民众监督以及政府自身监督 | 第38-40页 |
·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 第40-41页 |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强化诚信意识 | 第41-42页 |
·构建科学的政府公信力指标评价体系 | 第42-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