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1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概述 | 第12页 |
| ·油桐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 ·油桐的经济价值与利用 | 第13-14页 |
| ·桐油在生物柴油方面的应用 | 第14-15页 |
| ·油桐在分子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油桐cDNA文库和EST文库的构建 | 第16页 |
| ·其它分子水平的研究 | 第16-17页 |
| ·KASⅢ基因概述 | 第17-19页 |
| ·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2 油桐KASⅡ、KASⅢ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1-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植物材料与宿主菌 | 第21页 |
| ·常用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21-22页 |
| ·生物信息学主要的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35页 |
| ·油桐种子总RNA提取 | 第22-23页 |
| ·油桐种子总RNA的提取方法 | 第22-23页 |
| ·电泳检测 | 第23页 |
| ·mRNA反转录 | 第23页 |
| ·油桐KASⅡ、KASⅢ基因简并PCR | 第23-28页 |
| ·简并引物设计 | 第23-24页 |
| ·基因简并PCR条件 | 第24-25页 |
| ·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25-26页 |
| ·PCR回收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 | 第26页 |
| ·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6页 |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6-27页 |
| ·质粒的提取 | 第27页 |
| ·重组子的鉴定 | 第27-28页 |
| ·油桐KASⅡ、KASⅢ因的3’RACE | 第28-30页 |
| ·3'RACE原理 | 第28-29页 |
| ·引物设计 | 第29页 |
| ·反应体系及PCR条件 | 第29-30页 |
| ·油桐KASⅡ、KASⅢ基因的5’RACE | 第30-34页 |
| ·5'RACE原理 | 第30-32页 |
| ·引物设计 | 第32-33页 |
| ·第一链的合成及加尾 | 第33-34页 |
| ·KASⅢ因全长cDNA的克隆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 ·油桐种子总RNA的提取 | 第35页 |
| ·克隆过程电泳图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35-37页 |
| ·蛋白质序列分析 | 第37-40页 |
| ·讨论 | 第40-42页 |
| 3 油桐KASⅢ基因组序列的克隆 | 第42-48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 ·油桐叶片基因组DNA提取 | 第42页 |
| ·扩增KASⅢ基因组序列的引物设计 | 第42页 |
| ·反应体系及条件 | 第42-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扩增过程结果 | 第43-44页 |
| ·内含子预测结果 | 第44-46页 |
| ·讨论 | 第46-48页 |
| 4 油桐KASⅡ、KASⅢ基因的表达模式研究 | 第48-54页 |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 ·植物材料 | 第48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 ·各组织器官及发育时期种子总RNA的提取 | 第48页 |
| ·mRNA反转录 | 第48页 |
| ·油桐内参基因的选定 | 第48-49页 |
| ·油桐KASⅡ、KASⅢ基因RT-qPCR引物设计 | 第49页 |
| ·RT-qPCR体系及反应条件 | 第49-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 ·油桐KASⅡ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第50-51页 |
| ·油桐KASⅡ基因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 | 第50页 |
| ·油桐KASⅡ基因在不同器官组织的表达差异 | 第50-51页 |
| ·油桐KASⅡ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第51-52页 |
| ·油桐KASⅢ因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 | 第51-52页 |
| ·油桐KASⅢ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差异 | 第52页 |
| ·讨论 | 第52-54页 |
| 5 油桐KASⅢ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4-60页 |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 ·实验方法 | 第54-57页 |
| ·带酶切位点的引物设计 | 第54-55页 |
| ·表达载体质粒的提取 | 第55页 |
| ·目的基因加酶切位点 | 第55页 |
| ·双酶切 | 第55-56页 |
| ·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 | 第56页 |
| ·重组子转化 | 第56页 |
| ·重组子鉴定 | 第56-5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57页 |
|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57-59页 |
| ·讨论 | 第59-60页 |
| 6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创新点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附录A:常用实验药品配方 | 第70-72页 |
| 附录B:缩略词 | 第72-74页 |
| 附录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