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与范畴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文献法 | 第17-18页 |
·跨学科研究法 | 第18页 |
·案例分析与图表法 | 第18-20页 |
2 建构理论与竹集成材及其家具概述 | 第20-30页 |
·建构理论概述 | 第20-21页 |
·建构理论的源流 | 第20页 |
·建构三层次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20-21页 |
·竹集成材与竹集成材家具概述 | 第21-28页 |
·竹集成材的发展沿革 | 第21-24页 |
·竹集成材的构成类型 | 第24-25页 |
·竹集成材的性能特点 | 第25-26页 |
·竹集成材家具的分类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竹集成材在家具设计中的建构之技 | 第30-42页 |
·竹材功能性处理 | 第30-33页 |
·三防(防霉、防腐、防虫)处理 | 第30-31页 |
·竹材染色处理 | 第31-32页 |
·竹材蒸煮与碳化 | 第32-33页 |
·竹集成材成型加工 | 第33-38页 |
·直线成型加工 | 第33-35页 |
·弯曲成型加工 | 第35-38页 |
·竹集成材家具构件加工 | 第38-41页 |
·框式家具零部件加工 | 第38-39页 |
·板式家具零部件加工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竹集成材在家具设计中的建构之美 | 第42-54页 |
·结构的建构美感 | 第42-47页 |
·“势” | 第42-44页 |
·“柔” | 第44页 |
·“结构即装饰” | 第44-46页 |
·“DIY”体验 | 第46-47页 |
·材料的建构美感 | 第47-52页 |
·色彩——“动”之印象 | 第47-49页 |
·结构——“演奏”之乐章 | 第49页 |
·竹节——“和谐”之秩序 | 第49-50页 |
·纹理——“再生”之魅力 | 第50-52页 |
·综合——“朦胧”之体味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竹集成材在家具设计中的建构之意 | 第54-64页 |
·生态理念的体现 | 第54-56页 |
·物尽其用——“Spring Chair” | 第54-55页 |
·可拆卸模块化——“Clicfurniture Bamboo” | 第55-56页 |
·人本精神的诠释 | 第56-60页 |
·普适差异化——“Hollow Dining Set” | 第57-58页 |
·娱乐情趣化——“Tetrad Bamboo” | 第58-60页 |
·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 第60-63页 |
·符号的“再造”——“黄金分割柜” | 第60-61页 |
·“神韵”的传承——“桌品茗”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