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1 绪论 | 第15-2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页 |
·直线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直线电机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直线电机应用前景 | 第17页 |
·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概述 | 第17-19页 |
·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组成 | 第17-18页 |
·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特点 | 第18-19页 |
·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综述 | 第19-21页 |
·传统控制方法 | 第19-20页 |
·现代控制方法 | 第20-21页 |
·智能控制方法 | 第21页 |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滑模变结构控制 | 第21-2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架构 | 第23-25页 |
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模型建立 | 第25-39页 |
·引言 | 第25页 |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直线电机基本结构 | 第25-26页 |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 第26页 |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直线电机 d-q 轴数学变换模型 | 第26-28页 |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动力学模型 | 第28页 |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 | 第28-34页 |
·电压空间矢量 PWM 控制技术原理 | 第28-30页 |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实现 | 第30-34页 |
·矢量驱动控制系统 | 第34页 |
·直线电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第34-38页 |
·MATLAB 仿真环境介绍 | 第34-35页 |
·直线电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滑模控制研究 | 第39-55页 |
·引言 | 第39页 |
·滑模变结构控制简介 | 第39-40页 |
·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 | 第40-42页 |
·滑动模态定义及数学表达 | 第40-41页 |
·滑模变结构控制定义 | 第41页 |
·滑动模态的存在和到达条件 | 第41-42页 |
·滑模变结构设计方法 | 第42-43页 |
·趋近率法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 | 第43-44页 |
·趋近率滑模变结构速度控制器设计 | 第44-50页 |
·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状态空间模型 | 第44页 |
·切换函数及趋近率设计 | 第44-45页 |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 第45-50页 |
·直线电机位置环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50-54页 |
·直线电机位置滑模变结构系统数学模型 | 第50-51页 |
·位置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51页 |
·位置趋近率滑模控制器仿真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龙门双驱直线电机运动平台实验研究 | 第55-73页 |
·引言 | 第55页 |
·龙门双驱直线电机运动平台建立 | 第55-61页 |
·运动平台结构及相关技术参数 | 第55-56页 |
·实验平台控制系统原理 | 第56-58页 |
·运动控制卡 | 第58-59页 |
·驱动系统 | 第59-61页 |
·光栅编码器 | 第61页 |
·利用 MechaWare 工具箱进行实验系统搭建 | 第61-66页 |
·MechaWare 工具箱简介 | 第61-62页 |
·利用 MechaWare 工具箱加载运行程序 | 第62-64页 |
·MechaWare 中 PID 控制算法实现 | 第64-65页 |
·MechaWare 中直线电机滑模控制器实现 | 第65-66页 |
·实验研究 | 第66-72页 |
·伺服系统电流环响应测试 | 第67-68页 |
·伺服系统速度响应测试 | 第68-69页 |
·直线电机伺服系统定位实验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总结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