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CONTENTS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 ·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概述 | 第13-18页 |
| ·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分类 | 第14-17页 |
| ·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组成 | 第17-18页 |
| ·紫外光固化的概述 | 第18-21页 |
|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的固化机理 | 第18-19页 |
|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的组成 | 第19-20页 |
|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的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预聚体的合成 | 第22-33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第22-24页 |
| ·实验原料 | 第22-23页 |
|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预聚体的合成设计 | 第24-26页 |
| ·合成单体的选择 | 第24页 |
| ·合成单体的配比 | 第24页 |
| ·环氧基团树脂BV-2-MGA的合成设计 | 第24-25页 |
| ·UV固化压敏胶预聚体N-BV-2-MGA的合成设计 | 第25-26页 |
| ·BV-2-MGA的合成条件的探讨 | 第26-28页 |
| ·反应时间的探讨 | 第26-27页 |
| ·链转移剂用量的确定 | 第27页 |
| ·引发剂用量的确定 | 第27-28页 |
| ·溶剂的确定 | 第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 ·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28-29页 |
| ·链转移剂用量对预聚物粘度的影响 | 第29页 |
| ·引发剂用量对预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溶剂的确定 | 第30-31页 |
| ·预聚物N-BV-2-MGA的表征 | 第31页 |
| ·预聚物T_g的测定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的配制及固化动力学研究 | 第33-46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3页 |
| ·胶样的配制 | 第33-34页 |
| ·基材的粘接 | 第34页 |
|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性能测试方法 | 第34-35页 |
| ·引发剂Darocur1173体系对胶层固化的影响 | 第34页 |
| ·引发剂UV-820体系对胶层固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 ·Darocur1173/UV-820混杂体系对胶层固化的影响 | 第35页 |
| ·TMPTA含量对固化速率的影响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 ·光引发剂Darocur1173体系引发剂浓度、光照时间以及转化率的确定 | 第35-39页 |
| ·光引发剂UV-820体系引发剂浓度、光照时间以及转化率的确定 | 第39-42页 |
| ·光引发剂Darocur1173/UV-820混杂体系光照时间以及转化率的确定 | 第42-44页 |
| ·TMPTA含量对表干时间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性能优化 | 第46-58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相关测试方法 | 第46-48页 |
| ·吸水率的测定 | 第46页 |
| ·固化收缩率的测定 | 第46-47页 |
| ·硬度的测定 | 第47页 |
| ·附着力的测试 | 第47页 |
| ·贮存稳定性实验 | 第47-48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 ·压敏胶附着力影响因素 | 第48-51页 |
| ·压敏胶固化收缩率影响因素 | 第51-53页 |
| ·压敏胶吸水率的影响因素 | 第53-55页 |
| ·压敏胶硬度的影响因素 | 第55-57页 |
| ·合成树脂的存储性能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