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DEM的地貌与水系要素一体化综合研究
| 论文创新点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目录 | 第11-15页 |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 图目录 | 第16-2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20-3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0-24页 |
| ·地图综合的本质是地理信息综合 | 第20页 |
| ·地图综合中的难点是地貌综合 | 第20-23页 |
| ·地貌综合的难点是地貌信息的统一 | 第23-2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34页 |
| ·地貌综合技术的发展阶段 | 第24-25页 |
| ·数字环境下地貌综合的新特点 | 第25-28页 |
| ·现代地貌综合的几个观点 | 第28-30页 |
| ·相关算法的研究状况 | 第30-34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34-36页 |
| ·研究目标 | 第34-35页 |
| ·研究内容 | 第35页 |
|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35-36页 |
| ·章节安排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2章 地貌、DEM与广义DEM | 第37-59页 |
| ·关于地貌的一般特征论述 | 第37-40页 |
| ·地貌与地貌形态 | 第37页 |
| ·地貌形态的多样性 | 第37-38页 |
| ·地貌形态的邻近关联特性 | 第38-39页 |
| ·地貌形态表达的不确定性 | 第39-40页 |
| ·地貌形态的DEM建模 | 第40-51页 |
| ·关于地貌信息的表达 | 第40-42页 |
| ·地形建模及其发展 | 第42-44页 |
| ·地形建模与DEM | 第44-45页 |
| ·DEM的结构形态 | 第45-50页 |
| ·DEM的常见范式 | 第50-51页 |
| ·从DEM到广义DEM | 第51-58页 |
| ·关于DEM的多态性问题 | 第52-53页 |
| ·DEM多态性的广义抽象:几何学观点 | 第53-55页 |
| ·广义DEM的泛型表达:物理学观点 | 第55-57页 |
| ·广义DEM的基本概念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3章 基于广义DEM的地貌三维综合模型 | 第59-74页 |
| ·地貌三维综合的基本思想 | 第59-62页 |
| ·地貌形态的微观理解 | 第59-60页 |
| ·地貌信息的宏观变换 | 第60-61页 |
| ·地貌综合的核心过程 | 第61-62页 |
| ·地貌三维综合的约束条件 | 第62-65页 |
| ·综合约束的有关概念 | 第62-64页 |
| ·地貌综合的约束条件 | 第64-65页 |
| ·基于广义DEM的地貌三维综合框架 | 第65-72页 |
| ·DEM综合概念框架研究 | 第65-68页 |
| ·基于广义DEM的地貌综合框架 | 第68-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4章 基于3DDP的地貌三维综合算法 | 第74-110页 |
| ·三维Douglas-Peucker算法 | 第74-81页 |
| ·3DDP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74-77页 |
| ·地貌三维特征点的提取 | 第77-81页 |
| ·考虑邻近特性的空间排序 | 第81-93页 |
| ·Grid DEM的扫描排序法 | 第81-87页 |
| ·等高线DEM的线式排序法 | 第87-90页 |
| ·孤独指数加权 | 第90-93页 |
| ·基于视觉辨析的特征选取 | 第93-101页 |
| ·趋势面模型 | 第93-95页 |
| ·多视角模型 | 第95-101页 |
| ·特征点提取的分块法加速 | 第101-102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2-109页 |
| ·实验样区与数据 | 第10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 第5章 地貌与水系一体化制图综合实现 | 第110-138页 |
| ·地貌与水系一体化综合思想 | 第110-115页 |
| ·制图综合中"水"与"谷"的和谐 | 第110-111页 |
| ·分版综合中"水"与"谷"保持和谐的困难 | 第111-113页 |
| ·一体化综合的具体实现流程 | 第113-115页 |
| ·地貌水系特征点的一体化提取 | 第115-124页 |
| ·高程因子的获取 | 第116-121页 |
| ·高程因子的地形增强 | 第121-124页 |
| ·综合结果的图形再现 | 第124-133页 |
| ·水系的重构 | 第124-125页 |
| ·河流的选取 | 第125-131页 |
| ·等高线的协调显示 | 第131-133页 |
| ·一体化综合结果分析 | 第133-1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 第6章 关于两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 第138-152页 |
| ·讨论一:综合程度的自动控制问题 | 第138-14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8-139页 |
| ·关于综合程度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139页 |
| ·关于综合程度的自动控制方法 | 第139-142页 |
| ·关于地貌信息量的量化方法 | 第142页 |
| ·讨论二:地貌综合结果的评判问题 | 第142-150页 |
| ·地貌综合结果评价的现有方法 | 第142-143页 |
| ·基于约束的地貌综合结果评价讨论 | 第143-147页 |
| ·基于地形总体保真性评价函数讨论 | 第147-1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0-152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2-155页 |
| ·论文总结 | 第152-154页 |
| ·研究展望 | 第154-1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5-168页 |
| 附录A | 第168-170页 |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70-172页 |
| 致谢 | 第17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