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农地流转与流转需求--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6页
1 导论第6-12页
 1.1 研究的意义和背景第6-9页
  1.1.1 农地流转的意义第6页
  1.1.2 研究农地流转的背景第6-9页
 1.2 数据来源和相关理论第9-10页
 1.3 研究方法第10页
 1.4 论文结构第10-11页
 1.5 文章写作思路第11-12页
2 农地流转的理论与国际经验第12-18页
 2.1 配第—克拉克定理第12页
 2.2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7第12-13页
 2.3 产权理论第13-15页
 2.4 马克思地租理论第15页
 2.5 西方经济学中的农地价格决定理论第15-16页
 2.6 农地流转的国际经验第16-18页
3 浙江农地流转的历程与现状第18-22页
 3.1 农地流转的简要回顾第18-19页
  3.1.1 萌芽起步阶段(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第18页
  3.1.2 试点示范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第18页
  3.1.3 稳步发展阶段(90年代初至今)第18-19页
  3.1.4 农地流转历程的启示第19页
 3.2 农地流转的现状第19-22页
  3.2.1 总体情况第19-21页
  3.2.3 农地流转的特点第21-22页
4 农地流转的供求模型分析第22-35页
 4.1 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对农地流转的供求影响第23-26页
  4.1.1 集体农地产权主体不明晰第24页
  4.1.2 承包经营权的内涵不充分、不明确第24-25页
  4.1.3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第25-26页
  4.1.4 完善农地产权制度的难点第26页
 4.2 农地效用对农地流转的供求影响第26-29页
  4.2.1 农地效用分类第27页
  4.2.2 农地效用计量第27-29页
  4.2.3 置换农地效用的难点第29页
 4.3 流转市场不健全对农地流转的供求影响第29-34页
  4.3.1 农地流转市场建立的必要性第30-31页
  4.3.2 浙江农地流转市场的现状第31-32页
  4.3.3 现行农地流转市场对农地流转的供求制约第32-34页
  4.3.4 健全农地流转市场的难点第34页
 4.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5 农地流转与流转需求第35-44页
 5.1 农地流转与流转需求的关系第35页
 5.2 农地流转需求不足的原因第35-43页
  5.2.1 劳均可能规模的计算模型第37-39页
  5.2.2 劳均必要规模的计算模型第39-43页
 5.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6 刺激流转需求推动农地流转的若干政策建议第44-49页
 6.1 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第44-46页
  6.1.1 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具体措施第46页
 6.2 加强政府在农业技术的创新、推广、应用上的作用第46-47页
 6.3 加强农业保险建设,增加农业比较效益第47-48页
 6.4 加强农地产权和流转市场建设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蚕丝业的统制与资源掠夺
下一篇:民营制造企业融资随企业生命周期演进而变化的规律研究:基于浙江省慈溪市民营制造企业样本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