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死缓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死缓制度概述 | 第11-19页 |
·死缓的概念与性质 | 第11-13页 |
·死缓的概念 | 第11页 |
·死缓的性质 | 第11-13页 |
·死缓存在的基础 | 第13-16页 |
·政治基础 | 第13-14页 |
·经济基础 | 第14-15页 |
·法律文化基础 | 第15-16页 |
·死缓的价值分析 | 第16-19页 |
·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16页 |
·有利于实现双重刑罚目的 | 第16-17页 |
·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权 | 第17-19页 |
第2章 死缓的适用 | 第19-31页 |
·死缓适用条件分析 | 第19-21页 |
·实体条件 | 第19-20页 |
·程序条件 | 第20-21页 |
·死缓的执行变更 | 第21-25页 |
·死缓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 | 第21-23页 |
·死缓考验期满减刑问题 | 第23-25页 |
·死缓限制减刑问题 | 第25-31页 |
·死缓限制减刑制度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6页 |
·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原则 | 第26-28页 |
·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范围 | 第28-30页 |
·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的溯及力问题 | 第30-31页 |
第3章 死缓的立法缺陷及完善建议 | 第31-39页 |
·死缓的立法缺陷 | 第31-34页 |
·死缓适用条件模糊 | 第31-32页 |
·死缓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太宽泛 | 第32-33页 |
·死缓考验期不合理 | 第33页 |
·对无故意犯罪但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处理不合理 | 第33-34页 |
·完善死缓制度的建议 | 第34-39页 |
·将适用死缓的实质条件具体化 | 第34-35页 |
·严格死缓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 | 第35-37页 |
·适当延长考验期 | 第37-38页 |
·区别对待死缓犯在考验期内的立功表现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