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0-14页 |
(一) 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基础先天不足 | 第10-11页 |
1. 扩招使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生源分布的变化 | 第10页 |
2. 扩招引发美术高考热,应试教育导致生源质量下降 | 第10-11页 |
(二) 对基础认识上的偏差 | 第11-12页 |
1. 模拟客观对象的写实风格是唯一的基础 | 第11页 |
2. 重技术、轻理论 | 第11-12页 |
3. 片面强调基础,导致与创作脱节 | 第12页 |
(三) 执行操作上的误区 | 第12-13页 |
1. 教学内容固化、重复 | 第12页 |
2. 教学手段单一 | 第12-13页 |
(四) 评价标准的错位 | 第13-14页 |
1. 向专业美术院校看齐 | 第13页 |
2. 注重画面效果,忽视应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二、对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14-34页 |
(一) 西方美术史中的美术教育与基础课教学 | 第14-26页 |
1. 古代美术教育 | 第15-18页 |
2.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教育 | 第18-20页 |
3. 十七、十八世纪的学院美术教育 | 第20-23页 |
4. 19世纪的学院美术教育 | 第23-26页 |
(二)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与基础课教学 | 第26-30页 |
1.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近代美术教育 | 第26-27页 |
2. 民国时期的美术教育 | 第27-29页 |
3. 抗日战争至建国前的美术教育 | 第29-30页 |
(三) 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与基础课教学 | 第30-34页 |
1. 建国初期的美术教育 | 第30-32页 |
2. “文革”时期的美术教育 | 第32页 |
3. “文革”后的美术教育 | 第32-34页 |
三、对“基础”的再认识 | 第34-42页 |
(一)普通高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对基础的要求 | 第34-35页 |
(二)基础的概念 | 第35-37页 |
1. 何为基础 | 第35-36页 |
2. 何为基础课 | 第36-37页 |
(三)几点有益的启示 | 第37-42页 |
1. 迪塞诺精神 | 第37-39页 |
2.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第39-40页 |
3. 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 | 第40-42页 |
四、重塑基础 | 第42-45页 |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第42-43页 |
(二)必要的技术训练 | 第43-44页 |
(三)人文修养的提高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