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结构面连通性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岩体分级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第11-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5页 |
·论文主要章节的安排 | 第15-17页 |
2 核废料场址评价阶段岩体质量评价方法 | 第17-29页 |
·引言 | 第17页 |
·岩体力学特性 | 第17-19页 |
·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常用指标 | 第18-19页 |
·Q系统与GSI系统 | 第19-27页 |
·Q系统 | 第19-23页 |
·GSI系统 | 第23-27页 |
·核废料场址评价阶段岩体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节理面特征相关指标研究 | 第29-37页 |
·引言 | 第29页 |
·Q分级系统节理面特征相关指标 | 第29-34页 |
·节理组数指标J_n | 第29-31页 |
·节理粗糙度J_r | 第31-32页 |
·节理蚀变程度J_a | 第32-34页 |
·节理水折减系数J_w与应力折减系数SRF | 第34页 |
·GSI分级表面特征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岩体完整性及连通性指标研究 | 第37-60页 |
·引言 | 第37页 |
·岩石质量指标RQD | 第37-43页 |
·模拟钻孔法 | 第37-39页 |
·窗口测线法 | 第39-42页 |
·各测区岩石质量指标RQD计算结果 | 第42-43页 |
·岩块体积指标V_b | 第43-52页 |
·结构面平均间距 | 第43-50页 |
·结构面夹角 | 第50-51页 |
·各测区岩块体积指标V_b计算结果 | 第51-52页 |
·裂隙连通性指标K | 第52-58页 |
·方法介绍 | 第52-53页 |
·拟合圆盘法 | 第53-56页 |
·摄影测量法 | 第56-58页 |
·各测区连通性指标计算结果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5 岩体质量分级评价 | 第60-68页 |
·引言 | 第60页 |
·各测区岩体质量评价指标计算结果研究 | 第60-62页 |
·岩石力学参数研究 | 第62-66页 |
·各测区岩体质量评价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