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西藏拟溞的生物学研究 | 第9页 |
| ·西藏拟溞的营养价值 | 第9-10页 |
| ·西藏拟溞培养的重要环节 | 第10-11页 |
| ·本试验中饵料及西藏拟溞的培养装置 | 第11-12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饥饿时间对西藏拟溞补偿生长效应的影响 | 第14-2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 ·试验条件 | 第14页 |
| ·试验方法 | 第14-15页 |
| ·数据处理 | 第1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5-19页 |
| ·连续饥饿对西藏拟溞种群生长参数的影响 | 第15-16页 |
| ·连续饥饿对西藏拟溞体长和心搏率的影响 | 第16-17页 |
| ·间断饥饿对西藏拟溞种群生长参数的影响 | 第17-18页 |
| ·间断饥饿对西藏拟溞体长和心搏率的影响 | 第18-19页 |
| ·讨论 | 第19-21页 |
| ·西藏拟溞对饥饿时间的耐受性 | 第19页 |
| ·西藏拟溞的补偿生长效应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西藏拟溞及混合饵料的初级培养 | 第21-2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页 |
| ·讨论 | 第22-23页 |
| 第四章 西藏拟溞高密度培养及相关优化研究 | 第23-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 ·计数方法 | 第24-25页 |
| ·生物量(平均湿重)的测定 | 第25页 |
|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 ·不同放养密度下西藏拟溞的种群动态及生产量 | 第25-28页 |
| ·培养条件改进后充纯氧下西藏拟溞的种群增长潜力 | 第28-30页 |
| ·培养条件改进后日采收率对西藏拟溞培养效果影响 | 第30-31页 |
| ·讨论 | 第31-33页 |
| ·不同放养密度下西藏拟溞种群增长潜力 | 第31页 |
| ·充纯氧及不同日采收率条件下西藏拟溞的种群增长潜力 | 第31-32页 |
| ·西藏拟溞作为活生物饵料的应用前景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种群密度、降温性比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诱导的影响 | 第33-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 ·种群增长率的计算 | 第34页 |
| ·数据处理 | 第34页 |
| ·结果 | 第34-39页 |
| ·种群密度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诱导的影响 | 第34-36页 |
| ·降温和性比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诱导的影响 | 第36-39页 |
| ·讨论 | 第39-41页 |
| ·起始密度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诱导的影响 | 第39页 |
| ·降温和性比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诱导的影响 | 第39-41页 |
| 第六章 环境条件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萌发的影响 | 第41-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 ·休眠卵萌发率的计算方法 | 第42页 |
|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 ·结果 | 第42-48页 |
| ·盐度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萌发的影响 | 第42-44页 |
| ·光照周期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萌发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温度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萌发的影响 | 第45-46页 |
| ·食物种类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萌发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保存方法对西藏拟溞休眠卵萌发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讨论 | 第48-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