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碱金属(ⅠA族)元素论文--锂Li论文

Li3V2(PO43纳米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6页
   ·引言第9-10页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10-11页
   ·Li_3V_2(PO_4)_3的结构第11-12页
   ·Li_3V_2(PO_4)_3的电化学性质第12-13页
   ·Li_3V_2(PO_4)_3的制备方法第13-24页
     ·固相法第13-17页
     ·sol-gel第17-19页
     ·微波法第19页
     ·流变相法第19-20页
     ·水热法第20-21页
     ·湿法配位第21-22页
     ·静电纺丝法第22-23页
     ·其他第23-24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及研究方法第26-30页
   ·实验试剂第26-27页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27页
   ·物理测试第27-28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7页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27-28页
     ·BET比表面积的测定第28页
   ·电池的组装第28页
     ·电极的制备第28页
     ·电池的组装第28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8-29页
     ·交流阻抗(EIS)分析第28页
     ·循环伏安(CV)测试第28-29页
   ·相关计算第29-30页
     ·循环伏安法计算锂离子的传导率第29页
     ·交流阻抗法计算锂离子传导率第29-30页
第三章 静电纺丝法制备Li_3V_2(PO_4)_3纳米纤维第30-45页
   ·引言第30页
   ·实验部分第30-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43页
     ·XRD分析第31-32页
     ·SEM和EDS分析第32-35页
     ·BET比表面积的测定第35页
     ·碳含量的测定第35-36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6-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静电纺丝法制备Li_3V_2(PO_4)_3纳米带第45-56页
   ·实验部分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5页
     ·XRD分析第45-46页
     ·SEM和EDS分析第46-48页
     ·BET比表面的测定第48-49页
     ·碳含量测定第49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9-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镧掺杂Li_3V_2(PO_4)_3纳米纤维的合成与性能第56-65页
   ·引言第56页
   ·实验部分第56-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4页
     ·XRD分析第57-58页
     ·SEM和EDS分析第58-59页
     ·BET比表面积的测定第59-60页
     ·碳含量的测定第60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0-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杂化化合物的研究
下一篇:铜辅助的芳香化合物的直接氰基化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