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导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学者对流动人口社区管理的研究 | 第10-11页 |
·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社区管理的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图 | 第13-14页 |
2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4-2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流动人口 | 第14页 |
·社区化管理 | 第14-16页 |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 第16-17页 |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 第17-18页 |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和费—拉尼斯模型 | 第18-20页 |
3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与特点 | 第20-22页 |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 | 第20-21页 |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特点 | 第21-22页 |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 第22-25页 |
·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政策法律依据 | 第25-27页 |
4 沈阳市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现状分析 | 第27-35页 |
·沈阳市皇姑区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现状 | 第27-29页 |
·皇姑区政府组织框架 | 第27-28页 |
·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政策保障 | 第28-29页 |
·沈阳市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面临的困境 | 第29-31页 |
·大多数流动人口的文化层次较低,且男女差别明显 | 第29-30页 |
·流动人口管理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 第30页 |
·社会保障制度未能满足需要 | 第30-31页 |
·流动人口的就业体系不健全 | 第31页 |
·沈阳市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意义 | 第31-35页 |
·坚持以人为本,让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社区 | 第32-33页 |
·社区化管理能更好地满足新一代流动人口的现实需求 | 第33-34页 |
·社区化管理能够调动流动人口更好地参与社区服务 | 第34-35页 |
5 国内外其他地区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管理的模式及启示 | 第35-38页 |
·上海市多元参与的社区福利体系 | 第35页 |
·欧洲多元化社区福利模式 | 第35-38页 |
6 完善沈阳市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 第38-43页 |
·坚持依法管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 第38页 |
·完善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 第38-39页 |
·实行用工单位管理责任制 | 第38-39页 |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 | 第39页 |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机制 | 第39-41页 |
·完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 第39页 |
·实行租赁房屋管理责任制 | 第39-40页 |
·加强对劳动就业的管理,保护外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第40-41页 |
·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强化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 第41-43页 |
·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 | 第41页 |
·建立社区互助合作机制 | 第41-42页 |
·建立民主自治机制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