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岩层移动论文

露天转地下L工作面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3页
   ·课题立项背景及其研究的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第8-11页
     ·露井联采研究现状第11-12页
     ·论文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第12-13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思路第12-13页
2 神华乌海能源路天矿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第13-17页
   ·矿区概况第13页
   ·区域工程地质概况第13-17页
     ·工程地质特征第13-14页
     ·地质构造第14-15页
     ·工程地质条件第15-16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16-17页
3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第17-23页
   ·极限平衡法第17-20页
   ·数值分析法第20-23页
4 地下L型工作面开采对边坡岩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第23-55页
   ·工程概况第23-24页
   ·计算方法的确定第24页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第24-28页
     ·计算模型第25-27页
     ·边界条件及参数第27页
     ·本构模型及公式第27-28页
   ·不同地下开采推进顺序对边坡岩体破坏影响规律第28-43页
     ·剖面初始地应力场分析第28-29页
     ·剖面从里向外开采时上覆岩体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第29-35页
     ·剖面从外向里开采时上覆岩体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第35-41页
     ·两种开采顺序破坏特点的对比分析第41-43页
   ·充分采动时边坡岩体破坏影响规律第43-51页
     ·沿倾向开采充分采动时边坡岩体破坏规律第43-47页
     ·沿走向充分采动时对边坡岩体破坏影响规律第47-51页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岩体滑移机制第51-54页
     ·边坡转地下开采边坡岩体破坏特点第51-53页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岩移规律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5 边坡综合治理方法的设计第55-82页
   ·边坡综合治理方案的思路第55-56页
   ·地下开采扰动后现状边坡稳定状态分析第56-58页
   ·边坡减载治理方案设计第58-69页
     ·边坡减载方案一第58-60页
     ·边坡减载方案二第60-62页
     ·边坡减载方案三第62-63页
     ·边坡减载方案四第63-65页
     ·边坡减载方案五第65-67页
     ·边坡减载方案六第67-68页
     ·边坡减载方案经济效益对比分析第68-69页
   ·边坡锚索加固设计方案第69-79页
     ·预应力锚索加固力学机理分析第69-70页
     ·锚固力的确定第70-72页
     ·预应力锚索的间距设定第72页
     ·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的分布原则第72-74页
     ·锚索配筋确定第74-75页
     ·锚索锚固长度的确定第75-76页
     ·预应力锚索的锚固角的确定第76-77页
     ·锚索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第77-78页
     ·工程造价分析第78-79页
   ·减载与锚索联合加固方案的设计第79-80页
   ·边坡治理优化方案的确定第80-82页
6 边坡监测方案的设计第82-88页
   ·边坡动态监测的设计原则第82-83页
   ·监测内容和方法第83页
   ·常用仪器第83-84页
   ·边坡监测网的设计第84-85页
     ·水平位移监测网第84-85页
     ·垂直位移监测网第85页
   ·监测系统的构建第85-86页
   ·监测周期的确定第86-88页
7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边坡的安全控制与优化设计
下一篇:小型辊弯成形机的机械设计与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