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和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创新和缺陷 | 第12-13页 |
2. 私人银行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13-18页 |
·私人银行的概述 | 第13-17页 |
·私人银行的界定 | 第13-14页 |
·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 | 第14-15页 |
·私人银行的主营业务 | 第15-17页 |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银行再造理论 | 第17页 |
·金融创新理论 | 第17页 |
·金融中介理论 | 第17-18页 |
3. 西方私人银行前沿经验探究 | 第18-26页 |
·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私人银行的起源 | 第18-19页 |
·私人银行的全球发展 | 第19-20页 |
·西方私人银行发展定位 | 第20-24页 |
·西欧地区的资产保值业务 | 第20-23页 |
·北美地区的财富创造业务 | 第23-24页 |
·对我国私人银行的借鉴与指引 | 第24-26页 |
·建立客户信息维护平台 | 第24-25页 |
·整合私人银行服务体系 | 第25页 |
·完善各专业领域的人才配备 | 第25页 |
·通过收购方式整合资源 | 第25-26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及瓶颈 | 第26-38页 |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介绍及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发展现状 | 第26页 |
·居民储蓄投资的渠道转移 | 第26-27页 |
·中外资私人银行合作增多 | 第27页 |
·服务内容体系初步建立 | 第27-28页 |
·我国私人银行经营模式路径分析 | 第28-31页 |
·组织构架 | 第28-29页 |
·服务模式 | 第29-30页 |
·商业模式 | 第30-31页 |
·国内典型私人银行业务案例——招商银行 | 第31-34页 |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瓶颈 | 第34-38页 |
·现行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4页 |
·分业经营模式受限 | 第34-35页 |
·业务同质化严重且缺乏创新 | 第35页 |
·目标客户需求洞察不足 | 第35-36页 |
·高端人才的缺失 | 第36-37页 |
·客户对私人银行的认知障碍 | 第37-38页 |
5. 我国高净值客户细分及产品定位分析 | 第38-49页 |
·我国高净值客户细分 | 第38-47页 |
·按客户可投资资产规模划分 | 第38页 |
·按地域划分 | 第38-40页 |
·按生命周期划分 | 第40-42页 |
·按照客户职业类型划分 | 第42-44页 |
·按照客户的风险偏好划分 | 第44-46页 |
·按照客户的生活习惯、喜好和宗教信仰划分 | 第46-47页 |
·高净值客户的产品定位 | 第47-49页 |
6.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 第49-53页 |
·发展私人银行专营机构组织模式 | 第49页 |
·加快数据化平台的建立 | 第49-50页 |
·加强私人银行创新 | 第50-51页 |
·建立人才培养计划 | 第51页 |
·积极开展离岸私人银行业务 | 第51-52页 |
·发掘客户需求,优化私人银行产品 | 第52-53页 |
7. 结论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