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页岩突破压力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 ·课题目的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19-21页 |
| 第2章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 第21-34页 |
| ·柴达木盆地地质概况 | 第21-24页 |
| ·柴达木盆地地层 | 第24-27页 |
| ·元古界 | 第26页 |
| ·古生界 | 第26-27页 |
| ·中生界 | 第27页 |
| ·新生界 | 第27页 |
| ·油气勘探现状 | 第27-34页 |
| ·烃源岩分布 | 第27-32页 |
| ·目标区域研究现状 | 第32-34页 |
| 第3章 实验样品及装置 | 第34-41页 |
| ·实验样品及加工 | 第34-35页 |
| ·岩样化学和矿物特征 | 第35-37页 |
| ·矿物成分分析 | 第35-36页 |
| ·有机碳含量测试 | 第36-37页 |
| ·实验装置 | 第37-41页 |
| ·实验仪器 | 第37-40页 |
| ·实验仪器校正 | 第40-41页 |
| 第4章 渗透率及孔隙度 | 第41-45页 |
| ·岩样孔隙度测试 | 第41-42页 |
| ·饱水法原理及测试步骤 | 第41-42页 |
| ·压汞法 | 第42页 |
| ·测试结果 | 第42页 |
| ·气测渗透率 | 第42-45页 |
| ·气测渗透率原理 | 第42-43页 |
| ·气测渗透率测试步骤 | 第43页 |
| ·气测渗透率结果 | 第43-45页 |
| 第5章 突破压力实验 | 第45-53页 |
| ·干页岩气体突破压力实验 | 第45页 |
| ·干页岩气体突破压力实验测试步骤 | 第45页 |
| ·干页岩气体突破压力实验结果 | 第45页 |
| ·饱水页岩气体突破实验 | 第45-53页 |
| ·毛细封闭效率和毛细突破过程 | 第46-48页 |
| ·饱水页岩突破压力测试 | 第48-49页 |
| ·饱水页岩突破压力具体测试步骤 | 第49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3页 |
| 第6章 页岩孔隙分析测试 | 第53-66页 |
| ·页岩微观孔隙结构 | 第53-57页 |
| ·页岩的孔隙类型 | 第54-56页 |
| ·页岩的孔渗特征 | 第56-57页 |
| ·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孔径 | 第57-66页 |
| ·压汞法 | 第57-58页 |
| ·气体吸附法 | 第58-59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59-66页 |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附录 | 第75页 |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
| 受教育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