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丝纺织论文--丝纺织物论文

民国时期(1912-1949)机器丝织品种和图案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3页
   ·民国时期关于机器丝织业的调查研究第16-21页
     ·针对机器丝织业的专门性调查研究第17-18页
     ·涉及机器丝织业的一般性调查研究第18-21页
   ·建国后关于民国时期机器丝织业的研究第21-29页
     ·改革开放以前的研究第21-22页
     ·改革开放以后的研究第22-28页
     ·国外的研究第28-29页
   ·本文研究意义和目标第29-30页
     ·选题意义第29-30页
     ·研究目标第30页
   ·本文的研究范围、对象、方法和框架第30-33页
     ·研究范围第30-31页
     ·研究对象第31-32页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32-33页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丝织业实现机器生产的近代化进程第33-54页
   ·丝织业近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第33-37页
     ·丝织业近代化进程的基本完成(1912-1936)第33-34页
     ·丝织业近代化进程的倒退(1937-1945)第34-36页
     ·织业近代化进程的中断(1946-1949)第36-37页
   ·丝织业近代化进程中区域结构发展的不平衡第37-42页
     ·整体结构发展的多元性第37-38页
     ·机器丝织业生产中心的崛起——上海第38-40页
     ·传统丝织业生产中心的延续——苏州和杭州第40-41页
     ·传统丝织业生产中心的衰弱——南京第41-42页
   ·促进丝织业实现近代化进程的因素第42-49页
     ·蚕种改良第43-44页
     ·原料拓宽第44-45页
     ·织机革新第45-47页
     ·动力更新第47-48页
     ·理念创新第48-49页
   ·近代丝织企业群的崛起第49-54页
     ·近代丝织企业群的来源类型第49-51页
     ·代织型丝织企业第51-52页
     ·自主型丝织企业第52-54页
第三章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的品种研究第54-101页
   ·丝织物品种分类与命名方法的研究第54-60页
     ·民国以前的分类与命名法第54页
     ·民国时期文献中的分类与命名法第54-57页
     ·本文创新采用的分类法及依据第57-60页
   ·传统平行织物大类第60-77页
     ·纺绸类织物第60-63页
     ·肖类织物第63-64页
     ·绉类织物第64-72页
     ·缎类织物第72-77页
   ·新出现的平行织物大类第77-88页
     ·葛类织物第77-80页
     ·绨类织物第80-82页
     ·呢类织物第82-84页
     ·像景织物第84-88页
   ·绞经类丝织物第88-93页
     ·素纱罗类织物第89-90页
     ·提花纱罗类织物第90-93页
   ·起绒类丝织物第93-98页
     ·经起绒织物第94-96页
     ·纬起绒织物第96页
     ·特殊加工的绒织物第96-98页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的品种特点第98-101页
     ·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变化第98页
     ·经纬原料的差异性利用第98-99页
     ·传统产品的提升性继承第99-101页
第四章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的图案研究第101-148页
   ·近代染织设计体系的引进和建立第101-109页
     ·“图案”概念的引进第101-102页
     ·机器生产对染织设计教育体系的需求第102-103页
     ·留学生对近代染织设计风格的影响第103-105页
     ·中国近代染织教育的兴起第105-108页
     ·机器丝织企业对图案设计的重视第108-109页
   ·自然图案第109-127页
     ·传统植物图案的延用与创新第109-116页
     ·外来植物图案的应用第116-122页
     ·动物图案第122-127页
   ·几何图案第127-136页
     ·条格图案第127-134页
     ·其他几何图案第134-136页
   ·人物风景图案第136-141页
     ·人物图案第136-139页
     ·建筑风景图案第139-141页
   ·器物图案第141-143页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的图案特点第143-148页
     ·题材风格多元化第143-144页
     ·写实造型立体化第144-146页
     ·表现形式多样化第146-148页
第五章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字牌的研究第148-170页
   ·字牌与物勒工名的传统第148-150页
     ·字牌的概念第148页
     ·丝织物中物勒工名的传统第148-150页
   ·民国时期字牌的延用和特点第150-153页
     ·民国时期字牌的延用第150-151页
     ·民国时期字牌的特点第151-153页
   ·字牌的款式第153-159页
     ·端式字牌与侧式字牌第153-154页
     ·字牌的图形构成类型第154-156页
     ·像景织物字牌的款式和内容第156-159页
   ·字牌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第159-170页
     ·端式字牌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第159-162页
     ·侧式字牌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第162-170页
第六章 民国时期机器丝织物生产企业个案研究—以上海美亚织铜厂为例第170-210页
   ·美亚织绸厂档案的收藏情况与研究现状第170-171页
     ·美亚织绸厂档案的收藏情况第170页
     ·关于美亚织绸厂的研究现状第170-171页
     ·对美亚织绸厂进行个案研究的意义第171页
   ·美亚织绸厂的崛起与发展第171-176页
   ·美亚织绸厂产品生产制度研究第176-184页
     ·设计委员会制度第176-179页
     ·人才培养制度第179-182页
     ·生产管理制度第182-184页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美亚厂样本的研究第184-210页
     ·关于美亚厂样本的年代第184-186页
     ·从样本看美亚厂机器丝织物生产的特点第186-210页
结论第210-213页
参考文献第213-218页
附录第218-229页
图表目录第229-23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第238-239页
致谢第239-240页

论文共2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噻唑杂环分散染料的开发及应用性能研究
下一篇:从语言学和社会认同角度试析移动通信广告语中的隐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