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气田南区开发效果及稳产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2页 |
| ·油气藏描述和储层研究 | 第8-11页 |
| ·气藏工程及采气技术 | 第11-12页 |
| ·气藏动态预测方法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榆林气田南区概况 | 第14-17页 |
| ·勘探、开发概况 | 第14-15页 |
| ·勘探历程及主要成果 | 第14页 |
| ·开发历程及产能建设简况 | 第14-15页 |
| ·气藏压力与温度系统 | 第15页 |
| ·气藏物性特征及流体性质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榆林地区上古生界山2气藏地质特征 | 第17-23页 |
| ·区域构造背景与上古生界地层划分 | 第17页 |
| ·地层发育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 ·沉积相与砂体发育特征 | 第18-19页 |
| ·沉积相 | 第18页 |
| ·砂体分布特征 | 第18-19页 |
| ·储层特征 | 第19-20页 |
| ·岩性变化特征 | 第19-20页 |
| ·物性特征 | 第20页 |
| ·孔隙类型与结构 | 第20页 |
| ·气藏特征 | 第20-23页 |
| ·构造及圈闭 | 第20页 |
| ·压力及温度 | 第20-21页 |
| ·流体性质及产能特征 | 第21页 |
| ·气水分布预测 | 第21-23页 |
| 第四章 下古马五_(1+2)气藏地质特征 | 第23-28页 |
| ·地层划分 | 第23页 |
| ·构造特征 | 第23-24页 |
| ·马五_(1+2)沉积相及微相特征 | 第24-25页 |
| ·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24页 |
| ·沉积微相以及平面分布特征 | 第24-25页 |
| ·马五_(1+2)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 第25页 |
| ·马五_(1+2)储层特征 | 第25-26页 |
| ·储集岩性 | 第25页 |
| ·孔、洞分布特征 | 第25-26页 |
| ·物性分布与主要储集空间特征 | 第26页 |
| ·气藏特征 | 第26-28页 |
| ·气藏压力 | 第26-27页 |
| ·气藏温度 | 第27页 |
| ·流体性质 | 第27-28页 |
| 第五章 气井产能评价与动静特征分析 | 第28-40页 |
| ·影响气井产能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 ·地质因素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 第28页 |
| ·工艺因素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气井产能评价 | 第29-34页 |
| ·多点稳定试井方法评价气井产能 | 第29-30页 |
| ·“一点法”产能评价 | 第30-34页 |
| ·气井产能评价成果 | 第34页 |
| ·气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 | 第34-37页 |
| ·榆林气田气井合理配产 | 第37-40页 |
| 第六章 气藏工程论证 | 第40-45页 |
| ·气藏开发层系与井网论证 | 第40-41页 |
| ·开发层系及开发阶段划分 | 第40页 |
| ·开发井网论证 | 第40-41页 |
| ·合理采气速度与采收率预测 | 第41-45页 |
| ·合理采气速度确定 | 第41-42页 |
| ·气藏废弃压力 | 第42-43页 |
| ·气田采收率预测 | 第43-45页 |
| 第七章 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预测 | 第45-60页 |
| ·气藏三维定量地质模型 | 第45-49页 |
| ·建模方法选择与建模思路 | 第45-46页 |
| ·榆林气田南区气藏三维地质模型 | 第46-48页 |
| ·榆林气田南区山2气藏模型 | 第46-47页 |
| ·榆林气田南区马五_(1+2)气藏模型 | 第47-48页 |
| ·建模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模型平面砂体分布模型分析 | 第48页 |
| ·平面物性参数分布模型分析 | 第48-49页 |
| ·三维模型总体特征分析 | 第49页 |
| ·储量计算 | 第49页 |
| ·气藏数值模拟与方案指标预测 | 第49-60页 |
| ·榆林气田南区跟踪数值模拟研究 | 第49-53页 |
| ·数值模拟模型 | 第49-51页 |
| ·气田开发生产历史拟合 | 第51-53页 |
| ·气田开发现状分析 | 第53-54页 |
| ·方案设计与动态指标预测 | 第54-59页 |
| ·现井网方案设计预测 | 第54-57页 |
| ·井网加密论证 | 第57-59页 |
| ·模拟论证结果评价 | 第59-60页 |
| 第八章 结论及认识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详细摘要 | 第67-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