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启蒙运动与民族思想之萌芽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7页 |
| 第1章 德国启蒙运动历史背景 | 第17-22页 |
| ·政治长期分裂割据 | 第17-18页 |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 第18-19页 |
| ·法国文化占据主导 | 第19-22页 |
| 第2章 德国启蒙运动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 第22-35页 |
| ·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 | 第22-25页 |
| ·托马西乌斯 | 第22-23页 |
| ·莱布尼茨和沃尔夫 | 第23-25页 |
| ·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 | 第25-29页 |
| ·“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莱辛 | 第25-26页 |
| ·“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康德 | 第26-28页 |
| ·民族文化史家:赫尔德 | 第28-29页 |
| ·“狂飙突进”与德国早期浪漫派 | 第29-35页 |
| ·歌德和席勒 | 第29-32页 |
| ·早期浪漫派:诺瓦利斯和弗·施勒格尔 | 第32-35页 |
| 第3章 德国启蒙运动与民族思想之萌芽 | 第35-45页 |
| ·德国启蒙运动历史特点 | 第35-38页 |
| ·唤起民族自觉,增强德意志民族意识 | 第35-36页 |
| ·偏重理论建树,集中于哲学、文学和教育领域 | 第36-37页 |
| ·缺少文化中心,大学扮演着重要角色 | 第37-38页 |
| ·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想特征 | 第38-41页 |
| ·反抗抽象的理性主义 | 第38-40页 |
| ·德国浪漫主义的特点 | 第40-41页 |
| ·德国民族思想之萌芽 | 第41-45页 |
| ·理性主义原则 | 第41-42页 |
| ·浪漫主义思潮 | 第42-43页 |
| ·民族主义思想萌芽初步形成 | 第43-45页 |
| 第4章 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 第45-48页 |
| ·德国文化史的登峰之境 | 第45-46页 |
| ·德国民族主义逐渐成形 | 第46-47页 |
| ·体现近代社会转型的多样性 | 第47-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