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保障性住房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保障性住房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先进经验 | 第16-18页 |
·住房过滤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住房过滤理论概述 | 第18页 |
·国内外住房过滤理论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23-25页 |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第23-24页 |
·国内外住房过滤研究现状的借鉴与启示 | 第24-25页 |
3 杭州保障性住房供求分析 | 第25-38页 |
·杭州城镇住房保障发展现状及成效 | 第25-29页 |
·杭州各类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杭州各类保障性住房工作成效 | 第27-29页 |
·杭州保障性住房供给情况分析 | 第29-34页 |
·杭州各类保障性住房现行政策 | 第29页 |
·“十二五”以来杭州保障性住房供应现状 | 第29-34页 |
·杭州保障性住房需求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经济适用住房 | 第34-35页 |
·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 | 第35页 |
·杭州保障性住房供求存在问题分析 | 第35-38页 |
·住房供求存在不匹配现象 | 第35-36页 |
·资金、土地要素保障仍需加强 | 第36-37页 |
·准入审核与退出执行有待强化 | 第37页 |
·住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仍需完善 | 第37-38页 |
4 住房过滤理论模型构建及适用性分析 | 第38-53页 |
·住房市场研究方法比较 | 第38-40页 |
·房价支出比模型 | 第38页 |
·房价收入比模型 | 第38-39页 |
·住房过滤模型与其他模型之间的比较 | 第39-40页 |
·住房过滤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40-42页 |
·住宅商品化 | 第40-41页 |
·住宅市场中住宅的非同质性 | 第41页 |
·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成熟 | 第41-42页 |
·典型住房市场过滤模型 | 第42-46页 |
·Sweeney模型 | 第42-43页 |
·芝加哥典型住房市场模型 | 第43-44页 |
·无家可归模型 | 第44-45页 |
·Ohls模型 | 第45页 |
·典型模型比较分析 | 第45-46页 |
·Ohls模型理论及模型构建 | 第46-53页 |
·Ohls模型假设条件的设定及优化 | 第46-48页 |
·住房交易过程模拟化 | 第48-53页 |
5 住房过滤模型的实证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 第53-75页 |
·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53-56页 |
·住房服务SER(x)函数中常数b1、b2、H’的确定 | 第53-54页 |
·住房效用模型a、b的确定 | 第54-55页 |
·住房维护费用函数内L、c的确定 | 第55-56页 |
·折现率r的确定 | 第56页 |
·模型运行方程 | 第56-59页 |
·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 第56-57页 |
·利润最大化条件 | 第57-58页 |
·模型运行条件 | 第58-59页 |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数据准备 | 第59-61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61-62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杭州市各类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研究 | 第65-75页 |
·基于住房效用最大化的分析 | 第66-70页 |
·基于平均成本支出的分析 | 第70-73页 |
·对杭州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建议 | 第73-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页 |